王信川
(信陽廣播電視臺,河南 信陽 464000)
目前的電視節目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社會上的一些文化活動、經濟活動稍加整合就是電視行業的新動向。各種大型活動的直播或者錄制播放,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電視節目活動化。這種電視節目,觀眾的參與度高、互動性強,現在越來越受到傳媒界和廣大電視觀眾的熱愛,所以對于電視節目活動化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對于把重要的社會活動或者自然活動等轉化為電視節目進行播出的并不是中國率先開始的,其他國家早有這種形式的節目播出,他們對重大事件、社會和自然活動等進行現場直播,播出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不等,不過真正把電視節目活動化做到極致的還是中國媒體。從我國中央電視臺國際網站發布的數據來看,中央電視臺2016年著力打造的重大活動高達百項,平均每個月都有十項左右。省級電視臺以及有地理優勢的地方電視臺則不斷挖掘當地的傳統文化,發揚優勢,不斷開發活動資源,活動性節目一個接一個,目前電視節目活動化已經成為中國電視媒體的新寵兒。
我國最初的電視節目活動化是從廣播電臺的戶外活動報道獲得的靈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電視的迅猛發展讓廣播媒體陷入了低谷,廣東的珠江經濟廣播電臺為了求生存,開啟了廣播改革的探索,傳媒行業后來稱這次改革為“珠江模式”。珠江模式的特點如下:第一是改變了傳統廣播的節目機構,從分割式的結構轉變成板塊式的結構,實現了廣播電臺節目的專業化;第二是節目的播出內容、編輯、播音員都由主持人一人來完成,改變了傳統的主持方式;第三是將從前的錄制播出變成了直播,提升了播出難度但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開啟熱線電話,讓受眾可以參與到節目中來,也開啟了直播活動接受受眾參與的先例。
珠江模式的三個特點總結得非常獨到,但是在后期研究珠江模式時,發現珠江模式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率先開啟了戶外活動,珠江經濟廣播電臺當時用了很多的方式來包裝、推廣自己,其中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開放主題不同的大型戶外活動。這些戶外活動都具有幾個特征,首先是主持人和受眾不再只通過聲音溝通,受眾可以在現場看到主持人;其次是受眾可以在現場親身參與活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主題新穎、完全獨立、自主策劃,把一項大型戶外活動包裝成廣播節目來吸引受眾。曾經,我國傳媒行業的學者對這種廣播轉型戶外活動的報道方式進行了研究,但是并沒有形成氣候。后來這一節目形式被各個廣播臺不斷復制,順利地在全國各大城市開拓了市場,進而對電視節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時才引起傳媒界的重視。
于是大概從1988年開始,電視開始將重大會議、活動等制作成電視節目進行現場直播和報道,但是并沒有形成常規性的報道,只是當國內有重要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有相應的報道,此時的節目活動化只是偶遇重要事件時的社會活動節目化。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央視創辦的《心連心》節目才可以算得上是電視節目活動化的開始。它的主要特征是由電視臺的編輯親自策劃活動,由電視臺為主導創辦的,不是偶遇突發重大事件才有的電視節目,這與之前發生重大事件時電視臺再決定進行的直播報道有著本質區別。不過當時《心連心》節目的出現并沒有讓人們意識到電視節目活動化新節目的產生,直到后來《同一首歌》的播出,才算是電視節目真正意義上的活動化,這之后許多電視臺都開始有意識地策劃活動化節目。
活動化的電視節目不同于新聞、紀錄片等,雖然也會用到新聞專題片的一些傳統記錄手法,但是以戶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電視節目因為具有風格獨特、內容多元化的魅力,在眾多的電視節目中獨樹一幟。
以青島電視臺曾經播出的節目《直播青島》為例,節目時長一般在1個小時左右,也就是每期的故事內容在1個小時左右表達清楚。比如,軍隊的節日活動、校園的節日活動、北京申奧成功的紀念活動等,基本上都是1個小時將事件的發生、經過及結果完全展示給觀眾。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不再只是從新聞消息或者專題報道上得知一小部分內容,也不是紀錄片單一事件的內容,活動化節目讓觀眾對于事件有了從頭到尾的了解,不再只是簡短的消息一帶而過,觀眾對于事件的感受是真實的。
活動化節目對于主持人的要求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因為整個節目完全是靠主持人串接在一起的,對于播出的內容,主持人往往要親身參與到其中去——主持人也是播出節目不可缺少的環節。主持人要準確無誤地將事件完整地傳播給觀眾,不僅要讓觀眾明白事件的走向,還要明確事件結果,最重要的是結尾要完成節目主題的升華,賦予節目積極向上的社會意義。在《直播青島》的播出過程中,主持人就常常根據現場事件的突發變化靈活控場,尤其是發生前期策劃沒有預計到的情況,這對主持人的基本功和臨場反應能力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雖然在一些文藝節目或者體育等綜合節目的播出時,也有相應的互動方式,但是參與互動的受眾往往要根據主持人或者編輯的提示進行互動,比較受控制。而電視節目活動化的節目形態就是以現場實時發生的事為主要內容,除了本次內容的關鍵人物以外,其他現場觀眾也可以參與到節目中來,這是文體等綜藝節目無法比擬的。比如《直播青島》在青島啤酒節的現場進行播出時,主持人不再是節目的中心,現場熱情的觀眾才是節目的吸睛點,電視機前的觀眾通過觀看節目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覺得自己也參與到了現場的活動中。所以無論是現場親身參與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他們和其他節目的觀眾是不一樣的,是電視節目活動的基本構成條件。
不論在什么節目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現場訪談嘉賓的形式,雖然表面看起來請嘉賓到現場只是聊聊天、問些問題,但其實在實踐過程中早已有了新的體會。《直播青島》節目的嘉賓不只是訪談對象,更是當期節目的主角,也是事件的參與者,往往起到推動事件發展的作用。例如在青島啤酒節時,《直播青島》在直播的過程中,嘉賓在現場又要評說本次啤酒節的特點、亮點,又要指出現場啤酒節活動的發展走向,通過嘉賓的盡情講述把觀眾的情緒帶向高潮,由此可以看出嘉賓對于這種節目形式的獨特作用。
對于電視節目活動化來說,一個好的策劃是成功的前提,策劃人員不僅要架構本次節目的內容,還要詳細規劃節目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宏觀地表現節目主題,如果一個節目看不到策劃人員的思想及本次節目主題的文化價值,那這樣的電視節目不要也罷。同時,電視節目活動化也要注重文化內涵的表達,電視節目活動化少不了現實文化的滋潤,這也是電視節目發展成熟的基礎,也是今后電視節目活動化應該繼續加強和表達的內容。
隨著目前電視節目活動化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很多的廣告投資商,有些專家稱節目活動化這一大趨勢在經濟上可以稱為“活動經濟”,這很有可能是今后電視媒體界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一些重大活動經過策劃后,廣告的植入空間也是非常大的,這對于電視媒體和廣告投資商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1] 孫曉玲.數字化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2):40.
[2] 劉海濱.分析數字化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