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哲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新聞能夠實現信息的傳播和共享,從而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在傳統的信息流動共享過程中,新聞編輯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社會進步和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新聞編輯只有不斷為受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新聞內容,實現內容以及呈現形式的多樣化,才能使新聞更具吸引力。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傳播競爭日趨激烈。受網絡媒體沖擊,傳統媒體的優勢地位受到影響。以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斷創新,滿足了受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中,傳統新聞媒體若想重獲優勢地位,新聞編輯也要成為“創作者”。
現代社會中,網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各種新興媒體,在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同時,給傳統電視媒體帶來了強烈的沖擊。然而電視新聞節目內容單一守舊,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觀念。長此以往,就會讓觀眾感到厭煩,直接影響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受新媒體沖擊,新聞業也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報紙新聞節目的編輯和報道形式受多種因素影響,基本延續傳統的報道方式。報紙受眾逐年減少,除新媒體等多渠道的受眾分流以外,還與報紙本身報道形式單一、缺乏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密切相關。
我國的新聞節目雖然逐年增多,但盲目追求收視率和人氣使得創新意識極其缺乏,造成了如今新聞節目千篇一律的局面。新聞內容的盲目跟風也是造成新聞節目受眾流失的重要因素。如何創新新聞節目的形式,是新聞編輯需要思考的問題。
新媒體出現以前,經編排播出、印刷見報以及廣播傳播的新聞是人們獲取新近發生事件的重要方式。基于互聯網背景的新媒體編輯,省去了傳統媒體諸多煩瑣步驟,在新聞時效性方面遙遙領先于傳統媒體,并且能讓受眾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接收信息,滿足了受眾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冗雜的網絡信息沖擊著信息傳播的各種渠道。網絡新聞的多元化傳播途徑沖擊著傳統媒介的信息傳播地位。轉變新聞編輯的角色至關重要。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新聞編輯用傳統的思想觀念做新聞已經無法滿足受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與時俱進,具備足夠的能力應對新媒體的挑戰。然而,與新媒體的發展速度相比,傳統新聞編輯的角色轉變相對緩慢
除了必要的新聞實務能力,新聞編輯的知識儲備也是新聞編輯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文字編排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是一名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廣泛涉獵知識是做好編輯的關鍵。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模式相對固定,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文字編排,這不利于編輯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實現新聞內容和報道內容的創新。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可以通過對新聞的深度挖掘來對抗網絡時代新聞信息“短”“淺”的特點。受網絡新聞信息時效性的影響,網絡傳播的信息多是淺層次的。報紙可以發揮深度報道的優勢提高新聞價值,創新新聞內容,吸引大眾關注。
與時俱進,適時轉變角色。過去,新聞編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受傳播途徑單一的影響,讀者只能被動地接收新聞信息。新媒體的出現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多種渠道,讀者接收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樣化,對信息也實現了較大程度的選擇性接收。此外,互聯網為受眾提供了便利的參與渠道,使得受眾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能參與到新聞討論中。在此形勢下,新聞編輯的主導地位已日漸瓦解。因此,新聞編輯需要迅速實現由新聞主導者到新聞引導者的角色轉變。
創新是發展的基礎。思維創新是新聞編輯與時俱進的關鍵。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要勇于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在不斷提高自身政治敏銳性的基礎上培養創新思維。創新來源于日常生活,新聞編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不能受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傳統媒體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注重報道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提高工作效率。
互聯網時代,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新聞洞察力和新聞敏感度,才能確保不落后于時代發展步伐。新時代,信息的冗雜也對新聞編輯的信息篩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信息的把關者,新聞編輯既要能快速為受眾推送最新信息,也要對信息的真實性迅速作出判斷。
另外,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充分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對與政治相關的新聞題材要保持高度敏感。新聞編輯要把握好時政新聞的方向,在新媒體時代充分發揮媒體的喉舌作用。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人員的新聞敏感度、洞察力、政治觀點和文化視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證新聞編輯的創新性,需要對新聞編輯的以上能力作出全面的考查。作為一名新聞編輯,需要具備龐大的綜合知識儲備量,政治、文化、法律、文學、經濟等方面均應有所涉及。新聞編輯人員的知識范圍必須足夠廣泛,要成為博學多才的雜家。此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新聞編輯還需時刻注意收集各類新聞資源和有效信息,積累新聞素材,對新聞線索和新聞熱點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通過日常生活中相關信息的積累,新聞編輯既能提高自己的敏感性、開拓思維,又能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新聞編輯只有具有獨到的見解和洞察力以及龐大的知識儲備量,才能針對某一熱點事件從不同的視角觀察,發現更有價值的新聞。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社會。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肩負著重大的責任,這就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新聞編輯既要具備強大的專業素質,又要轉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通過增強創新意識實現自我突破,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新時期,新聞編輯要從新聞內容和新聞的呈現形式等方面著手,提高新聞設計水平,從而提高新聞的關注度并獲得更廣泛的受眾群,為新聞市場、新聞品牌、新聞欄目的經營收入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胡曉榮.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能力培養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23):134-135.
[2]王妍.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的能力重構[J].新媒體研究,2016,2(23):163-164.
[3]趙鋒.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編輯能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5,1(15):82-83.
[4]何琳娣.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培養探析[J].科技傳播,2014,6(23):33+37.
[5]張家寶.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7(23):234.
[6]蘇迎.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的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4):182-183.
[7]張進聯.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J].青年記者,2016(35):49.
[8]楊麗.淺析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創新與優化[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