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洋
(1、河北科技大學 050018;2、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信訪局 0502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也使數據從一種資源向著思維方式進行轉變,使社會進入了新的變革時期。農村在發展過程中要面臨各種原因導致的公共危機,而對各種危機的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能夠有效避免危機,因此對大數據在農村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十分重要。
人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沖擊,經過長期的發展就會演變成為公共危機,公共危機會逐漸造成社會的矛盾,如果任其發展還會損害到公共的利益,進而影響了社會秩序的穩定。我國農村正在不斷發展,城鄉一體化逐漸使農村的公共危機問題越發明顯,但是對公共危機進行防控無法像過去一樣依靠人、財、物等來完成,網絡時代為農村帶來了新的公共危機,因此也就對公共危機的處理提出了新要求。
在應用大數據處理農村公共危機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應用滯后問題主要可體現出以下幾點:第一,難以克服技術壁壘,難以實現公共危機信息中“非數字化”的應用。第二,對大數據的應用不足,大數據這種基于網絡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手段,目前在農村的實際應用嚴重不足,另外農村公共危機具有其特定的規律,因此要結合大數據還有需要時間作為基礎。第三,大數據不能很好的和其他信息手段集成應用,目前在農村公共危機管理中應用大數據缺少和云計算等信息手段的聯合應用,導致大數據的應用效率下降了不少。
信息是處理農村公共危機的核心要素,而現實中農村信息化的平臺卻設置在了城市,使得農村信息化無法徹底實現,特別是比較偏遠一些地區要想實現利用大數據防控公共危機就更加困難。另外,當前防控農村公共危機所進行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也傾向于應急管理,對平時的防控有所忽視。現有的基礎設施很多都針對公共危機爆發之后的處理,對危機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危機預防工作做得還不到位。
第一,標準信息資源的數量不夠,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當地政府部門缺少在信息化標準上的意識,更缺少對信息化標準的統籌規劃。如果突然發生了公共危機事件,會導致信息溝通的不流暢,難以迅速處理危機事件。
第二,混亂的信息資源標準,我國沒有對農村信息資源定下統一的標準,而各地農村領導班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沒有制定適合當地的信息資源標準,通常都是采用別的地區的標準,導致信息標準出現混亂,出現公共危機的時候會導致信息難以有效共享。
第三,缺少關于信息標準的建設工作,通常農村的標準化建設都重視技術標準輕視了管理標注,由此也就導致信息資源標準的建設工作毫無章法,信息的共享也因此出現困難。
導致大數據應用滯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意識的不足,因此樹立對大數據的應用意識。首先政府管理部門要樹立大數據的應用意識,真正的管理者要與時俱進,充分了解信息對于公共危機的作用。其次要對公共危機前期信息進行有效收集和整理,在危機的潛伏期就將其消滅,如果危機暴發就要利用信息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最后在公共管理者要將信息意識納入到日常工作當中,比如發現某個環節存在危機信號就要立即對信號進行采集和整理,隨后用科學的方式分析公共危機出現的概率。
我國近年來也逐漸重視大數據在農村公共危機中的作用,并且通過農村公共危機信息化建設來實現對大數據的應用。所謂信息化建設就是要農村強化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上講我國農村的公共危機信息化建設要具有使命感和目標,要將公共危機的信息化建設當作是戰略目標,從而通過政策、體制、程序、危機預案等一系列因素的結合實現大數據時代對農村公共危機信息化建設的強化。
首先要有一個完善的公共危機信息數據采集標準,完善的標準要求信息采集的時間、精確度等都要在一定的標準內進行,從而加強對數據的統籌協調。其次,為了保證數據采集標準能夠被有效的執行,需要建立相關的保障制度,這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執行的過程中以制度為基礎,及時、準確、規范的開展信息采集工作。最后要建設一支高素質隊伍,隊伍成員必須具備大數據意識和信息意識,并且要有足夠的信息洞察力,能夠及時發現農村所暗藏的公共危機信息,從而及時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中。
綜述所述,利用大數據推動農村的發展建設,將大數據以數字化的形式滲透到農村生活當中,不僅僅將其當作現代化的科技工作,更要在農村建設的各個領域都應用大數據,特別是農村公共危機的管理,應用大數據可以更好地進行信息化建設,使公共危機的管理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