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北 石家莊 050091)
作為新時期的青年群體,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對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存在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有助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擇業觀,促進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挖掘自身潛力積蓄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基于雙創背景下,高校所開展的創新教育實質上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潛在的創新能量得到釋放,并通過針對性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讓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并秉承著先進的創新理念走進社會,對社會經濟發展事業作出更多貢獻。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越來越深入,當代大學生只有更加充分的繼承發展民族創新思維,才能夠有效實現教育根本目的。
當代高校多開攢的創業教育,實質上是呼吁學生根據自身優勢以及市場發展的需求,基于對市場發展走向的科學預估,積極開展自主創業活動,通過自主創業努力實現良好收益。由此可見,高校利用創業教育課程為當代大學生傳播先進的創業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就業渠道更為多元化,也有利于促進我國多有制經濟的蓬勃發展。
即使當代大學生正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但實際上學生卻嚴重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刻理解與認識,甚至部分學生仍然將創業理解為“自己開公司”的淺層意義上,但這樣片面的理解實質上曲解了創新創業的實際意義,導致學生誤認為自己缺乏充足資金是導致無法實現自主創業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由于當代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認識較為膚淺,是導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陷入困境的關鍵。
目前,雖然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這一教育本身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缺乏校企合作,與社會、政府間的聯絡較少,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形成整體合力;其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也不合理,并沒有充分融合人才培養、實踐教育以及專業教育。由此可見,針對當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務必要及時解決并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以便讓學生重新認識創新創業的現實意義,促進大學生更為積極地投入到創新創業隊伍中。
基于雙創背景下,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強化學生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要廣泛了解創業領域的近況,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勇氣。此外,最為重要的還應注重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敢于在創業中體現自我價值,具備處理緊急突發情況的應激能力。
“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基于大學生自身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的提高,更要依靠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不斷推進。首先,要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其次,要將其與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充分融合,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將這部分內容融入高校育人目標建設中;最后,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教育教學體系融合,積極開展面向各個學科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開始階段,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資金匱乏問題。因此,要想更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務必要完善創新創業鼓勵表彰機制,并加大政策資金的支持與保護,為學生的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更為深入的推動創新創業教育付諸實踐,讓更多學生不再畏懼創新創業啟動資金等問題,有利于學生踏踏實實努力完成自己的創業夢。
綜上所述,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當代高校務必要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并不斷推陳出新,積極探索更有益于學生接納的教育教學課程,及時完善教育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推動當代高校大學畢業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并給予相應政策資金支持。基于雙創背景下,要想更為有效地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創新,首先就需要提高大學生自身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融合,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鼓勵表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