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科大強華學校 陜西咸陽 712000)
我國的英語學習者最不利的就是缺少用英語來交際的情景,而互聯網教育則運用了多種手段來創設英語學習情景:如角色演繹、真人發音、情景會話等,同時引入高質量的音頻、聲頻技術,使各項情景鮮活呈現,引入了新的教學理念——層次引導教學法。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老師要面對全班學生,不可能點對點的教學,何況在新的時代里,孩子們已經越來越個性化,他們已不再是可塑的泥土,可以由我們來進行大鍋飯式的揉捏。但在網絡課堂里,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學習動機、學習風格等來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如聽力訓練。互聯網教學的另外一個優勢便是交互與即時。所有相關知識均是即點即得,能有力的提高學習效果,強烈的激發起學習者的興趣。英語的口語及習慣用法也在一天一個流行,如何獲取最新最快的知識、如何以一種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與世界接軌?這就是互聯網的即時力量。
長久以來,初中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一直保持著固有的教學模式,聽錄音資料、對練習題答案之后在聽錄音資料。所有聽力教學差不多全部在普通的語言實驗室聽錄音資料來完成,一味的使用一種教學方式局限性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也嚴重阻礙著學生們對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固有的英語聽力課程上大多是以英語教材為中心來開展教學的。教材不僅是教師們教授課程的重要內容還是開展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但是聽力課程使用的教材編寫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教材具有著程序性與測試下的特點。另外,聽力教學課堂之中提供的聽力材料與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語法和語境等語言場面并不一樣,特別是聽力錄音資料是在錄音師專門制作完成的,其語速和音調都受專業人士的控制,非常的標準清晰,把英語口語的特點全部改變了,使錄音資料的內容脫離了未來會遇到的語言環境。
傳統的聽力教學,主要是靠錄音機和教師本身來完成的。經典的畫面流傳已久:上課鈴響,英語教師抱著一堆書,還要拎著一部大錄音機匆忙趕往教室;上課時不斷地倒帶,不斷地說:wait a minute 機器破舊,再來一下卡帶,然后故作瀟灑:ok,let me read it for you.這種方式在計算機和網絡沒有問世時,普遍被認為是教學手段的一種重大的變革,也起了重大作用。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使用,傳統的聽力教學的不足就暴露無疑,而計算機和網絡剛好彌補了其不足。
磁盤、光盤、移動硬盤具有容量大、攜帶方便、容易保存、復制快捷等諸多優點。薄薄的一張磁盤可存貯相當于幾十盤錄音帶的內容,而一個僅僅64M的U盤的容量已經相當于幾十張磁盤,裝上幾個影音文件絕對不是問題,至于移動硬盤容量之大就更不言而喻。如果在把一些聽力材料,如英文歌曲轉換成mp3或wap格式,容量就更大了。磁盤、U盤、移動硬盤的復制比錄音帶的復制容易得多,輕輕一擊,則復制完畢,原來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只需幾秒鐘就能解決,效率之高可以想象學生想把聽力材料復制帶回家加強練習也是彈指之間的事并且,軟件及網絡聽力資源豐富,選擇空間大大增大。
錄音機播放聽力材料,單調煩悶,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厭倦,倒帶的麻煩也容易使學生精神分散。而采用多媒體計算機播放聽力材料,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形象生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聽力中的難點,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而且,在播放中,操作自如,教師可以隨意播放,任意前進、后退、反復。學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聽不懂,可以迅速而準確找到而重復聽。這一點是錄音機所無法比擬的。如果利用網絡進行聯機聽力練習,學生更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操作,實現了英語聽力教學的因人而異,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傳統的聽力教學,從某中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惡性循環。有些英語教師語音、語調不準確、規范,或者帶有明顯的地方口音,勢必會給學生的聽力提高造成障礙。而好的聽力軟件,如《走遍美國》,《新概念》、VOA news、BBC news等,所播放語音純正地道,原汁原味,學生聽來則是一種享受,也會因為輸入的準確而使學生的輸出也準確,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當今世界,國際化是大勢所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已成為傳統的英語教學的有益補充。網絡英語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英語教學與學習環境,更好的實現了語言認知過程中所需的語言信息及語料信息的輸入,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提供了良好的語言實踐平臺及個性化的學習機會,并為師生創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間,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語言知識,增強了語言應用能力,英語作為一種吸收世界先進文明科技成果與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受到高度重視。老師不再是教學的中心,應是教育改革實施的核心。老師應當走出應試教育的圈子,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提供的有效的語言學習和使用的環境,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