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青峰山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遼寧朝陽 122429)
數學學科不像語文學科那樣人文性比較強,數學具有科學性較強的特點,它自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大多數人眼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好像都是語文教師的事,其實不然,數學雖不像語文那樣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教育史,但在數學的學習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意識到學習不是老師的事,是為自己將來的成長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主學習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共同為了小組的榮譽而努力奮斗,這是對集體、對他人負責的表現。[1]
很多數學教師認為初中數學抽象性比較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味的講解,恨不得把所有的數學知識全都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學生在教師喋喋不休的講解中昏昏欲睡,久而久之認為數學學習枯燥無味產生厭煩的情緒。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手腦并用,構建知識體系,把課本上的數學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認知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不僅是學習,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滲透責任教育,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指引學生一步步解決問題,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像在北師大版“同底數冪的除法”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學習并掌握了同底數冪的乘法意義以及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了避免自主學習的盲目性,可以為學生制定自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學習目標可制定為:(1)根據冪的意義以及除法的性質探究同底數冪除法運算性質。(2)零指數冪以及負指數冪的意義是什么?自學目標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目標的設定盡量使學生通過努力就能達到。自主學習的時間教師根據生學習的情況合理把控。有的學生是這樣計算1012/109=(10X10......X10)/(10X10......X10)=103。12個10除 以9個10得 到三個10相乘,因此最終的結果是103;還有的學生把1012=109X103,109/109=1,因此,最終的結果是103.“那你能用自己話總結出同底數冪除法的法則嗎?”學生在同底數冪乘法法則的基礎上很快得出的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這樣的自主學習,加深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的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共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合作探究中,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得出對問題不同的看法和分析。多種方法頻頻撞擊迸發出絢麗多彩的思維的火花。像在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菱形的性質”中,教學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同學們,我們研究平面圖形的性質主要從哪幾方面考慮?(從邊、角、對角線)。那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菱形性質的探究。教師話剛說完,學生已經開始動手操作。有的學生用直尺測量菱形的邊,發現它的四條邊都相等;有的學生用量角器度量四個角的度數,發現它的對角相等,鄰角互補;還有學生發現通過測量發現它的兩條對角線不僅互相平分并且這兩條對角線還相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在動,都在認真的動手測量和觀察,這樣認真學習的場面真是不忍心打破。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觀察別人動手的同時也是對自己方法的修改和完善。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每名學生都為了集體的利益而努力奮斗,滲透了對學生集體責任的教育。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到的數學知識是最牢固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這種知識形成的方式,是經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得到,浸透了學生的辛勤勞動,這是傳統說教的教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提示教師要相信學生,多為學生搭建一個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這樣的平臺中,自由的發揮。[2]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責任教育需要廣大的數學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潤物細無聲的滲透責任教育。相信,在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下,學生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還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