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琪
(南安市廣播電視臺,福建 泉州 362300)
在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推動下,當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產業也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但是,由于受到基層廣播電視臺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發展空間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我國廣播電視產業表現出較為嚴峻的人才缺失或流失嚴重等問題,對其建設發展十分不利。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結合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對其人才隊伍建設對策進行總結分析。
首先,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引進優秀的廣播電視人才,但是對人才培養與綜合提升重視不夠。隨著基層廣播電視臺建設發展對人才建設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強化和提升,在人才引進支持方面投資力度不斷增加,人才吸引能力越來越強,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層廣播電視臺在加大對外部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吸收的同時,忽略了對內部廣播電視人才的培訓提升,導致在開展廣播電視業務的過程中,內部原有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與素養表現不足,過度依賴外部人才引進,對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建設及發展十分不利。
其次,表現為基層廣播電視臺的人才隊伍穩定性不夠。基層廣播電視臺業務覆蓋范圍相對較小,工作人員活動圈子有限,再加上內部結構與關系相對復雜,導致廣播電視發展改革困難突出,對于一些工作優秀、專業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來說,受基層廣播電視臺內部結構與關系情況的影響,在個人晉升與發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缺乏基層單位人才晉升與發展的公平性,造成人才流失問題突出。
再次,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結構不夠合理。一些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建設與管理中,存在較為突出的富余人員與競聘人員合理安置以及生產一線人員與非一線人員比例失調等問題,造成人才建設與管理成本增加,對個人效益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等都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是制約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首先,制定合理的人才建設規劃。結合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資源及建設現狀,從基層廣播電視臺業務開展的人才需求出發,建立與廣播電視戰略目標相適應的人才建設規劃,通過實施有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的人才隊伍建設措施,在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調整的基礎上實現基層廣播電視臺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對于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建設來講,就是要以文化體制改革作為背景,針對當前基層廣播電視臺一線工作人員工作壓力與承擔責任較大,非一線編制人員工作相對輕松,但員工薪酬分配體系不均衡,導致付出與回報之間出現分化、廣播電視臺員工隊伍人員流動較大的問題。對此,需要從創新用工分配模式出發,以績效考核的形式,通過構建并完善崗位獎罰制度,結合崗位勞動強度及重要性進行薪酬劃分,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同時,構建首席制以及制片人制等靈活用工模式,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通過競聘上崗,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責任意識等,提升工作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
其次,加強基層廣播電視臺優秀人才建設,擴大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中優秀人才的比例,發揮其在廣播電視業務及綜合建設中的作用,促進基層廣播電視臺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深入分析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現狀及建設問題,加強對人才隊伍的考核管理,避免“關系網”對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引進與培養造成影響,通過合理的人才引進與培訓提升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建設能力,為其良好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撐。比如,通過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的廣播電視播音、編輯、技術等人才,或者從當地綜合高校或歌舞劇團等單位引進專業或優秀的廣播電視編導、演繹、主持等人才,從人才建設思想觀念與建設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促進基層廣播電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第三,做好教育培訓工作。人才培訓計劃的制訂應更具針對性,對廣播電視采編播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后期制作人員及營銷人員等做好科學的分級教育培訓工作。培訓的形式可以采用定向培養方式,走出去、請進來,通過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訓,為基層廣播電視臺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提升品牌競爭力及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對基層廣播電視臺來講,以某縣廣播電視臺人才現狀為例,由于當前人才分布中以中老年群體為主,40歲及以上工作人員占比較大,約為42%,導致人才斷層較為嚴重。因此,在建設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的過程中,在做好人才建設規劃的基礎上,重點是對專業人才的培訓,尤其要重視對新聞采編類、技術保障類、產業經營類和綜合管理類四類專業人才的培訓,避免人才斷層發生,確保廣播電視開展各項業務有充足的專業人才。
進行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建設對策的研究,有利于促進基層廣播電視臺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的提升,為基層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進而推動地方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1]王柏丞.市縣廣播電視臺走出困境的對策建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22(08):75-77.
[2]葉廣海.加強臺網分離模式下的人才隊伍建設——以浙江省蒼南縣廣播電視臺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7,13(0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