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12)
某廠2×350 MW機組鍋爐為上海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超臨界變壓運行螺旋管圈、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四角切圓燃燒方式、平衡通風、全鋼架懸吊結構、鍋爐緊身封閉布置、干式固態排渣、Π型露天布置燃煤鍋爐,型號為SG-1120/25.4-M4411。鍋爐設計煤種為陜西神華煙煤,校核煤種為神華煙煤。鍋爐制粉系統采用中速磨正壓冷一次風直吹式系統。采用5臺中速輥式磨煤機ZGM95G-I,燃用設計煤種時,4臺運行,1臺備用;燃用校核煤種時,5臺運行。鍋爐燃用設計煤種煤粉細度R90≤16%;校核煤種煤粉細度R90≤20%。設計及校核煤種煤質參數見表1。
該廠2號鍋爐運行時,一次風粉在線監測裝置顯示風速為30~40 m/s,風速較高,表盤顯示沒有問題,但通過用紅外測溫儀對D磨煤機4根粉管的插板門處溫度進行測量,發現D3粉管溫度相比其他粉管低30 ℃,打開可調縮孔上方的煤粉取樣測點,D3粉管幾乎沒有煤粉,而其余3根粉管粉量較多,判定為磨煤機分離器出口至D3粉管可調縮孔之間發生堵管。通過停運給煤機,同時將其他3根粉管的插板門關閉,利用冷風對D3粉管進行吹掃后,恢復正常運行。但運行10~20 h后,又出現相同的堵管現象,如此反復,無法得到有效解決,該粉管風速偏低引起的堵管現象嚴重影響機組安全運行[1-2],決定通過一次風速測量及調平試驗,驗證并解決該問題。
出現一次風管堵管現象后,進行了一次風速測量及調平試驗,具體數據見表2。調平試驗前磨煤機各支粉管通過吹掃后,可保證各支粉管干凈通暢,不存在堵塞,可調縮孔開度100%,D3粉管風速低于其余3只粉管風速6~8 m/s,導致該粉管發生堵管。但將D1、D2和D4粉管對應的可調縮孔開度調整至60%時,各支粉管風速沒有明顯變化,通過一次風風速調整無法解決該問題。

表2 D磨煤機一次風調平前后試驗數據
由于通過調整一次風風速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決定停運D磨煤機,進行檢查。由于實際燃燒煤種與設計煤種存在偏差,相對難磨,為使煤粉細度達到設計要求的R90≤16%,分離器折向擋板開度僅為20%,開度較??;同時檢查磨煤機內部,發現磨煤機分離器折向擋板共24片,其中有13片發生不同程度磨損如圖1所示,嚴重影響風粉氣流在磨煤機內部的分配[3-4],導致D3粉管風速低,發生持續性堵管。

圖1 分離器折向擋板磨損情況
通過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對發生磨損的折向擋板用鋼板進行了修補,如圖2所示。同時為了減輕分離器折向擋板的磨損,將折向擋板開度調整為35%。

圖2 修復后的分離器折向擋板
D磨煤機分離器折向擋板修補完成恢復啟動,運行12 h后,對D磨煤機進行了一次風調平試驗驗證,試驗數據見表3。通過一次風調平試驗,可以將各支粉管風速偏差控制在±5%,其后再未出現過粉管堵管現象。

表3 D磨煤機一次風速調平試驗
造成該磨煤機一次風管堵管的原因主要為分離器折向擋板開度較小,流通阻力大,在磨制較難磨的煤種時,分離器折向擋板磨損嚴重,影響磨煤機內部風粉氣流分配,導致個別粉管風速低發生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