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麗 滕軍 任建國 王勝利
摘 要:為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對課程主要內容達到理解掌握,筆者分析了目前課程教學內容和講授方式存在的不足,對課程涉及的理論教學、課間實驗教學及畢業生產實習等相關內容進行優化和補充,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學術思維。
關鍵詞:食品理化檢驗;教學內容;優化
《食品理化檢驗》是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重要專業核心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對食品的營養成分及有毒化學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檢驗,研究其檢驗方法、原理和新的分離、分析技術。本課題組在認真分析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進程的基礎上,結合這幾年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優化和改進。
一、理論教學內容的優化
我校的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歸屬公共衛生學院,該專業學生除了要修全校的公共課外,還要修相關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以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專業基礎課程,這些課的學分所占比例比較高,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專業核心課程所占的比例被大大壓縮,那么對于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就要進行優化。食品理化檢驗的主要內容包括:(1)感官檢查和物理檢測,這2部分內容雖然放在緒論當中,但是需要重點介紹,緒論里的標準分析方法的建立這部分內容對于衛生檢驗與檢疫的學生來說很重要;(2)食品營養成分檢驗,這部分內容是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食品檢測和監督的基礎和依據,也是引導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特性和營養價值,合理選擇食物、平衡膳食的參考,所以這部分內容側重點應該放在各營養成分與健康的關系以及各營養成分常用檢測方法的原理及檢測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方面;(3)食品添加劑和各種污染物檢驗,這部分內容的講授是采用諸多相關課程知識與技術進行分析的,因 此,在課堂理論和實驗教學中不必單純重復講授基本的分析原理和詳細的操作步驟,而應該強調的重點是食品樣品的前處理要求,綜合運用相關課程知識,讓學生了解食品的特殊分析手段和綜合分析的規律,并能夠在食品理化檢驗中得到有效應用[1];(4)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檢驗,本部分內容比較多,但學時有限,只有2個學時,所以講授可以引入新型的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學模式,教師在講授完階段性教學內容之后,給學生布置幾個討論專題,作為該階段性教學內容的拓寬和深化,要求學生課后查閱資料,然后進行課堂專題討論,讓學生上臺演講[2]。(5)化學性食物中毒快速檢驗,此部分內容之前主要講授一些基本知識和幾個比較經典的快速檢驗方法,對一些新的快速檢測方法介紹的不夠,對本章內容的優化主要就是拓展介紹新方法,讓學生熟悉一些現代普遍使用的新檢測手段的適用范圍和方法特點,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與時俱進。
二、課間實驗教學內容的優化
首先,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同時參與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在具體的實驗設置上,要結合當前食品安全領域的熱點事件來設置實驗。另外,設置實驗一定要考慮不同處理方法之間的橫向比較,通過對比教學使學生加深印象,比如在測定食品中無機元素時對樣品進行無機化處理時,可以采用濕消解法、馬弗爐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三種方法,讓學生加深對3種處理方法的認識,熟悉3種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測定有機成分時,去除食品中干擾組分也可以讓學生嘗試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色譜分離等方法,這樣就可使學生能夠比較不同樣品的分析、同一樣品不同檢測項目的處理原則和方法,為在將來的新樣品分析中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打下基礎。
三、畢業生產實習教學內容的優化
畢業論文(設計)是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技術及平時教學訓練的基礎上,在畢業之前提交的一份綜合性答卷。因此,把食品理化檢驗的教學內容與畢業生產實習相聯系,鼓勵和支持學生關注食品安全社會熱點問題,積極申報食品安全相關的科研課題和開放性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動腦動手能力。在食品理化檢驗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本科生導師制,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盡早參加帶教老師的科研項目,盡早接觸專業,并鼓勵和指導衛生檢驗和檢疫專業的學生申報省、校、院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創新訓練課題和開放性試驗,把這些項目和實驗作為自己畢業論文的題目來完成。
參考文獻:
[1]李芳,王蘇華,邢光偉,王琰,沈??。憳s柱.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食品理化檢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11):1654-1656.
[2]Li JJ.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other student's perspective [J].Perspect Med Educ,2013,2(5-6):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