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濤
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改進農(nóng)村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擺正老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關鍵詞:興趣訓練;語感訓練;說話訓練
語文教學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閱讀教學正是獲取這四種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擺正老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為此,教師在思想上,要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思維訓練的關系;在方法上,要重點撥、重誘導、重探索、重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形式上,要重討論、重延伸,和學和用。同時,引導學生敢質疑,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個性。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如何在語文課中進行閱讀教學呢?
一、閱讀中的興趣訓練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強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他們就能自發(fā)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往往是那些生動、形象,具有新鮮感的事物。因此,我們覺得語文教學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出發(fā),尋求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學得愉快、學得活潑的目的。
針對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這一年齡特點,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扮演角色等方式,讓學生直觀而輕松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如教《將相和》時,我們讓學生扮演角色,結果,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顧全大局和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勇于改過的精神,都被較好的刻畫出來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愉快的情趣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當然,學生對新鮮事物所產(chǎn)生的興趣都有一定限度,這就要求教師重視激發(fā)學生這種直接興趣,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目的的持久興趣,使學生直接興趣得到鞏固和發(fā)展,并不斷提高自覺性。
二、閱讀中的語感訓練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的感悟,學生語感越強,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深。葉圣陶先生說道:“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訓練。”語感訓練的難度比較大,主要是朗讀的停頓、語調、速度和節(jié)奏等受語言環(huán)境的制約,因此,語感訓練應把著力點放在“讀”上。在閱讀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品評詞語的妙用,從而產(chǎn)生語言的感知能力。如巴金的《海上日出》中描寫云厚時海上日出的景象,主要抓住天空景色的變化所出現(xiàn)的不同景象來寫。這里就該抓住關鍵詞:“鑲、透、染”,要求學生先在文中找出這三個詞語的原句,然后讀出這三個句子,并邊讀邊思考,這三個動詞之間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既讓學生從讀中領悟這三個詞各說明了什么,也從中體會出巴金對天空景色的準確把握和他對大自然、對美的熱愛的思想感情。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也是培訓學生預感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認識事物的美丑,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一篇課文經(jīng)過初讀、精讀、復讀之后,教師進行總結后,可讓學生再反復誦讀、細心品味。如《再見了,親人》一文最后兩句中“再見了”的重復,便是對兩國人民全部感情的流露,是發(fā)自心底的喊聲。讀時,應加重語氣,且一句比一句讀得緩慢、深沉,從而讀出難舍難分的眷戀心情。
總之,讀對培養(yǎng)語感有著獨特的作用,它是閱讀教學訓練的主體。
三、閱讀中的說話訓練
(一)觀察插圖,訓練說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對物狀、景狀有形象的認識,使活生生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從而獲得知識。觀察時應按“從上到下”或“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把插圖所描繪的內容表達出來。如《師生情》一文,畫了醫(yī)院病房門口三位女學生擠在一起,踮著腳,趴在玻璃上向里看的情景,在她們身邊放著滿滿的一籃雞蛋,門旁邊立著一把雨傘。我先讓學生用一句簡單的話說明圖意;再引導學生用較復雜的句子具體說明圖意;然后又根據(jù)插圖按“地點——人物——動作”的敘述順序,讓學生看著插圖完整地敘述圖意。這樣由易到難,學生的學習情緒便會步步高漲。
(二)運用比較,訓練說話。形象的美丑總是在相互對比中顯現(xiàn)出來的。《少年閏土》一文中無論是少年閏土與“少爺”們,還是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都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對比。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住少年閏土這一形象,我首先讓學生抓住少年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去閱讀體會他的活潑可愛、勇敢機智;接著引導學生作如下比較:海邊廣闊的天地和“院子里高墻下四角天空”;“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和“我同往常的朋友”素不知道。通過閱讀、講解、分析、對比,學生們便會發(fā)現(xiàn),閏土身上閃爍這美麗的光環(huán),而“我”和“我往常的朋友”都顯得十分暗淡。在對比中去認識、去體驗、去評判,學生才能真正受到文章的感染,與人物形象同喜同悲。
以上做法,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又能鍛煉其說話能力,同時又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了復習,可收到一舉多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