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摘要] 目的 莫沙比利治療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diabetic gastrointestinaldysfunction, DGD)的療效觀察。 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該院內分泌科住院診治為糖尿?。╠iabetes mellitus,DM),且存在胃腸功能紊亂的患者82例,將82例患者隨機分成 A、 B組, A組給予維生素B1(Vitamin B1,VitB1)治療, B組給予枸櫞酸莫沙比利(Mosapride Citrate,MC)治療,觀察A、B組DGD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治療前后X線鋇餐照影胃排空時間(gastric emptying time,GET)及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及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BG)控制情況。 結果 A、B組治療方法均有利于DGD的治療,有利于患者FBG及2 hPBG的控制(P<0.05),且B組方法治療DGD的有效率及血糖控制情況較A組效果更好(P<0.05)。 結論 莫沙比利有利于DGD患者疾病的治療,值得臨床醫師借鑒。
[關鍵詞] 糖尿?。惶悄虿∥改c功能紊亂;莫沙比利;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a)-0065-02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的慢性病。2013年統計我國DM患病率達10.9%[1]。DGD是糖尿病患者經常發生的并發癥,占DM患者的75%[2],主要表現為反酸、燒心、腹痛、惡心、嘔吐、進食后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癥狀,受累范圍波及整個胃腸道。莫沙比利是一種5-HT4受體高效選擇性激動劑,研究[3]顯示MC對DGD具有治療作用。故2015年7月—2017年9月該研究旨在觀察莫沙比利治療DGD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內分泌科住院并明確診治為DM且存在DGD的患者82例,收集患者治療前后GET、FBG、2 hPBG及DM病程。將82例患兒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41例。A組反酸、燒心9例,上腹痛10例,惡心、嘔吐5例,進食后腹脹9例,腹瀉、便秘8;男26例,女15例,年齡為35~70歲,平均(41.0±3.6)歲,DM病程6個月~12 年,平均(6.0±1.8)年;B組反酸、燒心9例,上腹痛9例,惡心、嘔吐4例,進食后腹脹10例,腹瀉、便秘9;男26例,女15例,年齡為34~69歲,平均(40.5±3.7)歲,DM病程7個月~12 年,平均(6.1±1.7)年。A、B組患者臨床體征、性別、年齡及DM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DM按照2016年ADA發布的《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進行診斷;DGD的診斷參照王曉青等[4]研究中的診斷標準;胃排空延遲參照白慧等[5]研究,即X 線鋇餐顯示胃蠕動減弱,收縮無力,鋇劑滯留時間達6 h 以上。排除標準:①對莫沙比利或者鋇劑過敏;②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③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④有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⑤患者口服其他胃腸動力藥物等。A、B組入選患者均了解并同意相應治療方案,并簽字。該研究方法獲得倫理委員會的許可。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療程為2周,均按照DM診療指南進行治療,適當鍛煉,合理飲食,治療前后行X線鋇餐造影、FBG、2 hPBG檢查。A組患者給予Vit B1(國藥準字H42020611)10 mg/次,3 次/d,餐后口服。B組患者給予MC(國藥準字H19990315)10 mg/次,3 次/d,餐后口服。
1.3 觀察指標
①評價臨床療效。有效分為治愈和好轉。治愈:患者胃腸道癥狀消失,胃排空正常。好轉:患者胃腸道癥狀好轉;胃排空延遲時間縮短。無效:經治療臨床癥狀無改善或者病情加重,胃排空延遲無好轉或加重。②收集A、B組患者治療2周前后FBG、2 hPBG及GET。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數值變量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n(%)]運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觀察
B組有效率85.4%高于A組有效率4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A、B組治療前后血糖控制情況
A、B組患者治療前FBG、2 hPBG及GET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 hPBG均較治療前降低,GET較前縮短,且B組FBG、2 hPBG及GET好轉較A組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DM是21世紀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發病率逐漸增加。DGD是DM患者常見并發癥,影響DM患者血糖的控制。DGD主要包括DM胃輕癱[6]、消化道蠕動障礙、DM性便秘等。沈春瑾、唐嵐等學者認為[3-7] DGD可以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可加重DGD的病情,因此治療DGD對DM患者是必要的。研究顯示DGD的主要病理機制同植物神經病變、胃腸道激素分泌失調[8]、胃腸道平滑肌細胞損傷[2,9]等因素有關。莫沙比利是一種5-HT4受體高效選擇性激動劑,主要作用于消化道的5-HT4受體,促進并增加內臟神經乙酰膽堿(Ach)的釋放,加強腸管蠕動。
該文通過實驗發現A、B組治療方法均有利于DGD治療(P<0.05),且B組療效優于A組(P<0.05),這同其他學者的研究是一致的[10]。莫沙比利通過作用于胃腸的5-HT4受體,促進內臟神經Ach的釋放,促進腸管蠕動。A,B組患者經治療后FBG、2 hPBG、GET明顯較前好轉(P<0.05),且B組血糖控制及GET縮短均較A組更明顯(P<0.05)。表明莫沙比利通過治療DGD間接使患者血糖好轉,有利于患者餐前及餐后血糖控制。
綜上所述,莫沙比利有利于DCD患者的治療,值得臨床醫師借鑒。但由于該研究缺乏多中心臨床研究,且樣本量小。希望下一步研究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 Limin Wang, Pei Gao, Mei Zhang,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JAMA,2017,317(24):2515-2523.
[2] 張亞萍,羅金燕,張寬學。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發生機制及其治療進展[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3,12(1):91-93.
[3] 唐嵐,樊宏偉,倪猛,等.不同促胃腸動力藥在糖尿病胃輕癱患者中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46-147.
[4] 王曉青, 胡敏敏, 王偉,等.糖尿病性胃腸功能紊亂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24(17): 2682-2687.
[5] 白慧,時高波.四磨湯治療糖尿病胃輕癱 50 例[J].河南中醫,2018,38(7):1063-1065.
[6] Mearin F, Malagelada JR.Gastroparesis and dyspeps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5, 7(8):717.
[7] 沈春瑾,石哲群.2型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與血糖控制不良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藥.2013,8(9):1249-1250.
[8] 許新芳,林琳,陳娟,等.Cajal 間質細胞和 P 物質在糖尿病大鼠結腸組織中的改變[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6,26(7):555-557.
[8] 吳玉葉. 莫沙比利治療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8,26(5):121-123.
[9] 李偉,王巧云.莫沙比利治療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的療效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治療,2015,20(4):430-431.
[10] 屈慧芹,屈聰玲.莫沙必利聯合多潘立酮對長期 2 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胃動力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24):3708-3715.
(收稿日期: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