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朱國霞 王洋 崔培 白東清
摘要:本文以《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中脂類營養為例,從明確課程目標、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案設計步驟及課后心得這四方面入手,探討了教案設計的思路。
關鍵詞:《水產動物營養與鋦料學》 脂類營養 教案設計
教師要為學校和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就必須做好教學工作,教師要根據本門學科的特點及教學大綱,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并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資料設計教學方案。可以說,教案設計是教師授課的主要抓手,它不僅能夠直接反映教師的備課狀況、用心程度、查閱資料的相關情況,以及邏輯思維和課程的定位,還能反映出教師對課程在本專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對學生而言,教案設計能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和興趣程度;對教師而言,教案設計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教案設計顯得格外重要。
教案設計主要由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過程設計、課程進度安排、課后總結等組成。筆者以《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中“脂類營養”一節的設計為例,探討了如何設計教案。
一、明確課程目標
課前,教師要對課程有一個系統、全面的定位。首先,教師要定位所授課程,針對不同的專業、課程性質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與此同時,教師要考慮是否有實驗課,注意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有效銜接。其次,教師要定位學生。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師應了解所授班級學生的知識背景,掌握學生對該課程的熟知程度。
在了解本門課程和學生的知識背景后,教師才能開始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訂將直接影響教師的授課程度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明確該課程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以《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中“脂類營養”一節為例,其教學目標是要學生了解脂肪的種類和功能,掌握淡水魚和海水魚所需的脂肪酸種類,然后聯系生產實際,了解與脂類相關的營養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二、明確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是教案設計的關鍵所在。所謂重點是課堂教學中最關鍵、最基本的內容,更是教師設計課堂結構、考慮教學方法的依據和主線。難點,顧名思義,就是難理解、難掌握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抽象,或深奧,或復雜。
以“脂類營養”為例,本節的教學重點是掌握水產動物必需的脂肪酸種類及脂類在水產動物體內的消化吸收、代謝過程;教學難點是氧化脂肪對水產動物的毒害作用,且如何用營養學原理解釋生產中與脂肪有關的疾病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重點內容,教師可采用提問—引導—解釋—重復的教學方法,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結合人類自身的案例,使教學過程緊湊凝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的重點。如“怎樣識別脂肪肝疾病”屬于教學難點,對于這類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脂肪肝等疾病的圖片或視頻,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而“怎樣進行脂肪肝的預防”屬于比較深奧的部分,教師可采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方法各個擊破,即將復雜的問題拆開分解,使之簡單化。
三、教案設計步驟
1.導入主題
如果教師直接講授課程內容,大部分學生可能一時無法進入教學情境,導致教學效率不高。這時,教師可通過圖片、錄像等形式導入課題,或通過對上節課精彩內容的回顧進行導入,以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但是,對于導入的圖片、錄像,教師必須在教案中進行詳細說明,包括在什么地方插入圖片、錄像,使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使用板書等。如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脂類營養”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從生活中與脂肪有關的常見病入手,如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典型圖片,聯系現實生活,并通過人類疾病逐漸轉移至魚類,從而了解魚類脂類營養。
2.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中心,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安排相關教學內容。另外,在教學內容設計前期,教師要大量搜集相關資料,不斷進行總結和提煉,再加入教師對該課程的理解進行加工改造,最后整理和編排教學內容,形成一份邏輯性強、有層次的教案。在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由于每節課的教學時間有限,而講授的內容卻又多,所以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時間,將時間分為幾大部分,如哪些時間用于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哪些時間用于講解重點及難點知識,哪些時間用于學生互動及總結歸納等。對于簡單易懂的知識,教師可以一筆帶過,不必過多停留,否則會過于強調枝葉而忽略主干;對于重點及難點知識,教師可以多加闡述,根據學生的聽課反應適當調節語速及進度。
(2)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單一地講授課本知識,學生難免會感覺枯燥乏味,導致聽課質量下降。目前,多媒體教學已得到廣泛運用,教師可利用這一教學工具,將近年來該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圖片或錄像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學習理論基礎的同時,能緊跟時代的步伐。這樣,不僅有利于解決學生就業與生產脫軌的問題,還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為該行業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奠定基礎。同時,學生的新想法又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以便充實教案內容。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這門課和生產實踐緊密相連,在“脂類營養”一節中,由于近年來脂肪肝問題尤其嚴重,所以在了解脂類營養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介紹有關的脂肪肝案例,供學生充分討論。這樣,既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3)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料
在一節課的尾聲時,很多學生會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也愿意查找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很多學生會到網站上去搜索,但是查詢資料一方面學生可能搜索不到自己想了解的內容;另一方面,網絡平臺言論相對自由,學生搜索到的信息不一定真實。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該領域較為權威的網站、公眾號或者學習平臺,方便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以《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課程為例,一方面,學校可提供相關的精品課供學生觀看;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建立校友交流群,在群中的學長學姐可以分享一線的資料。
四、課后心得
在一節課結束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及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和反思,繼續查閱資料,補充課堂內容,或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另外,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是他們比較關注的知識點,或是他們學起來比較吃力的地方。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都可以補充在教案中。與此同時,在每節課課后,教師還應進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哪些地方還存在缺陷,并在教案將發現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中補充說明,不斷充實教案內容。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他還像一個藝術家,如何將學生的視線吸引過來,直接決定他們學習這門課知識的效率。所以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比傳授知識更重要,他的著裝、帶有磁性的聲音,以及抑揚頓挫的語調都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因此,在講課時,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理清一堂課的重點與難點,做到課上教學與課下創新、講授與討論、理論與實踐三結合,注重學生課程核心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授課時做到五化,即全課程知識的連貫化、全課程知識的熟化、復雜問題的簡單化,講授過程的趣味化、課件的美化,以課前預習率、課上知識的接受率、知識的吸收率和利用率、課后復習率、考試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師授課的標準。
總而言之,教案都是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和改進問題而完善的,教案的撰寫是教師對師德建設、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時間利用的綜合考驗,所以教師設計的教案目標要明確、方法要得當、時間要合理,以便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參考文獻:
[1]白東清,李麗,王洋,崔培,方珍珍,朱國霞.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J].新教育時代,2017,(27).
[2]白東清,徐海龍,李麗,方珍珍,孫金輝,喬秀亭.上好一堂專業課所悟[J].課程教育研究,2015,(5).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水產生態與養殖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天津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