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菊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當前新高考改革制度也在高中課堂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如何改革傳統的教學策略,引入一些新穎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肩負的重要職責。基于此,本文對高中地理教學策略展開了探究,僅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 高中地理 策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傳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重視單向灌輸知識,往往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對知識內容缺乏深入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越來越被動,這對教師整體教學理念的深入發展極為不利。為了改善這種教學弊病,教師應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引入新穎的教學理念,強化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打造出更高效的課堂。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教師首先應對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住地位,在深化教學效果的同時,引入更先進的教學思想。
如在教學《城市與環境》時,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圖像演示功能,帶領學生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初步了解“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并在教學過程中插入一些視頻片段,幫助學生了解“城市化的標志”“城市環境問題”“我國城市發展趨勢”“城市化進程”這幾項內容之間的關系;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課后搜集的圖像資料,引導學生按照教材內容,對其中的關鍵知識點,如“城市化過程與特點”等概念進行簡單介紹;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針對“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個關鍵點展開介紹,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引入動態模擬教學技術,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了貫徹新高考的教學思路,教師應對傳統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情況進行改善,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學習認知,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模式。當然,在引入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教材內容,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如在教學《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認知。針對“大洋環流的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除了單純的口語講述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氣壓帶模式圖”“風帶模式圖”,帶領學生進行觀察,然后鼓勵他們試著分析南北半球洋流的運動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間可以展開互動,就洋流分布與盛行風向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
三、進行必要的教學總結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總結是最容易被教師忽略的關鍵環節。為了貫徹新型教學內容,教師應重視教學總結,并順勢強化學生總結學習認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執行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一些有效對策。
在教學總結時,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總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預留三至五分鐘時間,把整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匯總,并在課后將課堂教學內容整理成相關的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群中,便于學生課后復習、鞏固;第二,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總結。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達到整體性的教學目的,教師不妨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學優生與學困生互相幫助、互相帶動,強化彼此的總結思路,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結語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理性看待新高考改革的內容,結合實際的政策動向,改進傳統的教學思路,深化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從根本上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曹衛堂.基于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
[2]張甜.新高考模式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3]王衛華.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討[J].現代交際,2014,(9).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