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縣直幼兒園 河北廊坊 0653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正威脅著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環保教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將環境教育應用到兒童的日常生活中,以喚起孩子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幼兒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和環保技能,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職責,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為了提高兒童的環保意識,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組織幼兒在野外觀察、比較和討論,喚起幼兒對清潔環境的熱愛,并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積極態度。如:我們為小班設計了用比較法、觀察法來認識空氣、噪聲污染危害的《是誰讓空氣更清新》活動。在活動中,。老師組織了一個小班的幼兒實地做比較,首先組織幼兒觀察路邊各種車輛排放的廢氣,然后觀察遠處工廠煙囪噴出的煙,感覺空氣被污染了。然后,再組織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民族宮去散步,那兒草地青青,綠樹成蔭。最后,組織幼兒到寬闊、美麗、整潔的福華莊園社區里,感覺新鮮的空氣令人耳目一新。透過比較,讓小朋友明白社區和公園的空氣是新鮮的,因為樹木和草地都有凈化空氣和吸收塵埃的能力。在生活中養成不摘花、不踩草、不搖樹的良好行為習慣。[1]
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小朋友設計了用對比觀察法、討論法認識水體污染危害、土壤污染危害和水的循環利用的實踐活動,有《保護河水——別讓河水哭泣》、《美麗的田野》和《水寶寶的旅行》等,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明白了美麗的大自然需要肥沃的土地,體會到污水處理廠的叔叔阿姨的工作非常辛苦,將初步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2]
我們采用親身參與、實地觀察的形式使幼兒能夠親自觀察和體驗大自然的色彩和聲音之美,體驗人類生存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感受環境帶來的危害和益處,并了解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原因。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并轉化為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節約用水,愛護環境的意識,同時也增長孩子的見識,我們組織幼兒及其家長參觀了自來水廠,水廠派出技術人員帶領小朋友參觀水廠的生產車間、沉淀池、過濾池、清水池等各個生產流程,讓孩子們真正了解水的凈化過程,同時還向小朋友們講解我國的水資源現狀等知識,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節水教育課——“水的世界”。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發現了“水”的秘密,也讓孩子懂得了生活用水的來源和水廠的重要性,養成幼兒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行為習慣。
在“6·15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我們開展了“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邀請縣環保執法局的同志為全園幼兒和教師進行了環保知識講座,圖文并茂地宣講了什么是霧霾、如何防范霧霾、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這些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互動期間還穿插“給垃圾找家”趣味游戲、有獎問答等環節。通過講座加深了幼兒垃圾分類及環保理念,提升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還讓幼兒提醒周圍的人也要積極參與環保,一同踐行文明健康、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日常生活中結合故事、視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開展相關的環保教育。如:在我們北方的四、五月間會有沙塵暴天氣,教師會組織孩子們根據個人親身的感受來展開討論 “環境破壞后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么樣? ” 這樣的討論活動讓幼兒知道了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教育孩子養成“減少垃圾和垃圾 保持環境清潔”的良好行為習慣。
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訓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我們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以潛課程學習法為手段,讓環保教育融入到晨間活動、集體活動、區域活動、游戲時間,以至幼兒在園的每時每刻,讓環保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在晨間活動中,我們在幼兒來園時用一體機播放美妙的音樂、保護動物的課件、環保歌曲、環保小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在心靈深處感受自然的美好。
在盥洗時間里,我們在盥洗室內根據《水寶寶的故事》中的情節,在幼兒洗手的地方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圖案、標志,告訴幼兒水是一切生命的來源,讓幼兒學習到節約用水的方法,懂得珍惜每一滴水,養成了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在早午餐時間,我們通過集體教學、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深入理解“光盤”的意義,在幼兒園“兩餐一點”的用餐時間,我們要求幼兒的每一餐以“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幼兒還把這一良好的品質傳送到家庭、社區,和老師一起設計了發起 “光盤行動”的倡議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身邊的人,提倡節約,拒絕浪費,現在我園的孩子、家長和教師都成為了“光盤達人”,幼兒樹立了節約的意識,懂得了珍惜糧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儀生活習慣。
在區角活動時,活動區是廢舊物品變廢為寶的另一個“家”。我們遵循幼兒“玩中學”的學習特點,讓老師在美工區投放了用于廢舊材料分類為“寶箱”,收集各種小杯子,可樂瓶,薯片,果凍盒和其他垃圾材料,由小孩子從家里帶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把罐子裝飾成各種小家具;讓酸奶盒變成許多可愛的小娃娃;用一次性臉盆,餐盒制作成小烏龜、小魚等立體模型。在積極參與環保的過程中,幼兒對收集廢舊材料有了更高的興趣,他們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總之,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廢物再用、垃圾分類、綠化環境、善用能源、減低噪聲、愛惜紙張等有趣的環?;顒?,對幼兒進行環保行為能力的習慣養成教育,讓幼兒的環保意識、環保知識轉化為環保行為,把幼兒園的環保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