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第四中學 湖南益陽 4134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的衡量標準有所改變,現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高的全能型人才。音樂教育作為高中的學科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具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高中音樂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都存在問題,鑒于此,本文對高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高中音樂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對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1]
目前,我國高中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應對高考,而音樂學科不是高考科目,所以許多教師不重視音樂課程。各個高中學校過于重視學校的升學率,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另外,我國的音樂學科開設的時間較短,且沒有意識到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忽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從初中開始其他的主干課程就開始逐漸的取代了音樂課程,使音樂課程成為高中課程中的擺設。學校認為學生的升學和音樂教學沒有直接關系,開設的音樂課程多是為了應對相關部門的檢查,許多學生沒有掌握音樂中最基本的知識,使學生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得不到提高。[2]
音樂專業院校以及師范院校音樂相關專業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和優秀的音樂教師。然而,高中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廣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兩者在教學目標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目前,多數的音樂教師在教授課程當中,仍然采用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沉悶,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雖然音樂學科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但是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應該引起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的重視。首先,學校應該貫徹教學目標,保證音樂課程的正常開設,并且意識到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性,使學生可以接觸到優秀的音樂作品,給學生學習音樂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要選擇專業的音樂教師教授學生音樂知識,要求授課教師要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節音樂課程,使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各方面綜合素質可以在音樂課堂上得到提升。最后,學生也應該意識到音樂課程的重要性,如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應該要提升自身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才能使自身在社會上得到很好的發展。
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的,只有明確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提高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其中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教師要運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以及層次分明,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以及完全的融入到課程當中,使學生由被動的接收知識變成主動的學習知識,教師要能夠調動課堂的氣氛,使其活躍、積極,激發學生去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真諦、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感知核心素養的目的。
新課改的目標是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融入課程體系,教師應該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應用新的教學方法,例如:運用情景教學法學習《黃河大合唱》,通過觀看鋼琴大師郎朗在黃河岸邊演奏《黃河》,讓學生能夠走進音樂營造的情景當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新。另外,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例如:運用微課課程進行音樂教學,這樣可以更加生動、直觀的體現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