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 河南漯河 462002)
新時期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學生成為教學主體,教育者更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著力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提高。在這樣的教育發展背景下,高校傳統生物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環境的發展,尤其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中存在不少亟待改革的問題。客觀理性的看待分析這些問題,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學的切適性和有效性,與高校教育改革相呼應,促進生物教學的可持續創新和發展。[1]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整體轉型期,轉型升級是各行業需要應對的現實問題。在高校生物教學中,需要重新審視其教育內容,突出服務國家發展、社會建設的新特色。從當前教材內容來看,其中不少內容死板陳舊,與國際先進生物科學的發展不相配套,尤其是在生物能源開發、生態文明發展、生物學人文價值等方面的內容相對不足,這就造成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在實踐研究或者生物知識應用中效率低下,難以發揮生物科學教育的應用作用。[2]
新時期教育改革倡導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知識創新,以往高校生物教學中的灌輸、模仿、全盤理論化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在當前高校生物教學中,仍有部分高校教學方法陳舊單一,難以結合生物學科特點以及科技發展需要調整教學模式,在知識傳遞過程中仍以灌輸形式為主,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師生溝通,課堂互動性差,在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實踐策略方面照本宣科,進而導致課堂氛圍不夠積極,學生的生物學思維以及學科創新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3]
實踐是生物教學中的中更要內容,也是知識轉化和應用的基本方法。從當前高校生物情況來看,教學實踐環節普遍薄弱,學生只能接受抽象的理論知識,難以與具體的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而造成生物學習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熱情下降,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新時期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生物教學難以突出科技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難以建立起生物學實踐與發展應用之間的銜接軌道,進而造成生物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率低、學科實踐性差等問題,這些都是高校生物教學中的亟待完善之處。
新時期高校生物教學內容必須突出與時俱進的特點,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需要,并結合當前社會問題和發展現象突出生物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切適性。譬如城市化發展和經濟建設對自然生態造成的破壞、醫藥以及食品健康、生命科學與社會倫理的抵觸和矛盾等,這些都是新時期生物教學中需要涉及的新內容,通過課程資源的更新和整合,形成更具時效性的教學內容,在完善課程體系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現代生物科學的新理論、新成果,并結合區域資源與校本資源進行生物課程的深度開發。作為生物學教師要深入社會進行調研,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在協調統籌的形式下對生物課程內容進行整合編創,以適應新時期生物教學改革的需要。
教學方法之間關系到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的優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需要對新時期生物教學特點有更全面的認識,積極改進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情境探究、合作學習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生物學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第二,教師要對生物教學領域中的教學案例做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互聯網環境下,要對國內外生物教學的先進方法、優秀案例做系統分析和借鑒,從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第三,高校生物教研組及相關教師要注重生物教學改革的開展,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組織教師開展專門針對生物教學的教研或觀摩活動,通過學習、觀摩、實踐促進生物教學質量持續提高。
實踐是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建立起知識與應用之間的橋梁,新時期高校生物課堂更要注重實踐性教學的開展,通過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首先需要制定生物課堂嚴謹規范的教學方案,注重知識傳遞的體系性和實用性,結合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況設計實踐方案。二是分散實踐和集中實踐相結合,有教師進行統一組織部署,在既定教學目標下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踐方案,從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的生物學實踐能力。三是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操作,能夠對實踐步驟進行總結反思,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集思廣益的實踐交流中促進學生共同提高。
新時期高校生物教學也要體現出新特點和新氣象,這就需要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從教學和教研兩個方面出發,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科學實踐等多個方面探索嘗試,結合生物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課程設計上突出時代特色,真正實現生物科學服務民眾、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促進高校生物學科教學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