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第五十八中學 吉林長春 130123)
當今社會,隨著新時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新課改對教學方式和目標提出了新要求,小學數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算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提高積極性,自主學習。因此,老師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1]
從總體上來說,小學數學到了高年級就開始有一定的難度,各種算式和公式也開始復雜起來,對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就直接講課,那么學起來就會很吃力,所以,老師必須注意指導好學生的課前預習工作,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進入自學模式,通過自主預習發現問題,逐漸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只有做好這些,學習在上課的時候才能有所準備,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去預習,但是在預習的時候要考慮幾個問題,我們之前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與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方體的表面積又有什么樣的聯系,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形的面積有沒有聯系等等,給學生設置一些基本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先自己思考,看是否能夠找出答案,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講的內容進行結合,這樣學生有了準備就能更快進入課堂狀態,跟上老師的思路,同時也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活躍思維,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
數學本身是比較枯燥的,再加上小學生本來就比較活潑好動,太壓抑的氛圍反而不利于他們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要盡量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一個相對比較自在的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音樂等,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此外,老師在教學時要懂得尊重學生,與學生和平相處,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一課時,我們在課本上看到的圖形往往是平面的,小學生的立體構圖能力還不成熟,為了讓他們更直觀的觀察圓柱和圓錐的的特點,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或是找一些比較規則的圓柱體和圓錐體物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說說這些柱體和椎體有哪些特點,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活躍課堂氣氛,如果學生判斷錯誤,老師也不要一味地指責,要引導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融洽師生關系,構建平等交流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反思是對所得出的結論的進一步升華和提煉,是深入學習的有效推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如果學生沒有發現問題一直錯下去的話,很不利于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從而發現問題,改進問題呢?這就需要老師巧設“陷阱”,讓學生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常見的、容易犯錯的問題,盡管老師一再強調和糾正,但是有的學生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改變教學策略,設置一些問題陷阱,按照學生的錯誤思維把他們引進問題中去,讓他們對自己的認知產生疑問,從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例如,在一些很簡單的計算題中,學生很容易忽略運算符號,造成計算錯誤。如,96÷(12+4)×5;12×7+15×4這樣類似的計算題中,很多學生由于審題粗心,沒有看清運算符號就開始計算,結果往往會看錯括號,或者是違背運算順序,先算加法,這樣就會導致96÷(12+4)×5=8+4×5=12×5=60;12×7+15×4=84+15×4=99×4=396,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尤其是簡單但是容易犯錯的知識點要合理安排一定的陷阱,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之后嘗到失敗的后果,促使他們學會自我反思,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印象,從而改正他們的壞習慣。[3]
質疑是發展創新的需要,也是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只有學會質疑才能開拓思維,促使自己不斷進步。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敢問、會問,善于提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和平臺,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和勇氣。首先,老師要從觀念上進行改進,不要只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而是要問學生今天向老師提了幾個問題,要明白提問不只是老師的權利,更是學生的權利,要勇于接受學生提出的質疑;要把課堂變成學生交流學習問題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可以提出問題,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評選出最好的問題,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學生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了,老師必須在新教育形勢的背景下,改變教學思路和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作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