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 山東青島 266555 )
游戲法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能夠將嚴肅的科學知識游戲化,拉近了科學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小學生接納。同時科學游戲教學模式有強烈的目的性,它能夠實現游戲與科學教學的有效融合,對于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具有重要的幫助。科學游戲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對常見的生活現象給出自己的科學解釋,從而有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1]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通過游戲的方式來組織科學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教育游戲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參與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還能夠不自覺地接受到科學教育等。教育游戲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與小學生活潑好動等性格特點存在密切的聯系,通過開展游戲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科學知識,使科學教學活動更加地自然,而且還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游戲的可重復性,還能夠吸引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活動等,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學生對科學教學的興趣。[2]
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其知識結構比較簡單,其目的是為了使小學生能夠關注科學,認識科學,發現科學等。通過在教育游戲中融入科學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初步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最終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育游戲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就會按照一定的邏輯方式來發現科學,分析科學和實踐科學等,最終使學生掌握了初步的科學思維方式。[3]
科學教育在學生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學生的學習生活離不開科學。通過加強教育游戲與科學教學的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對科學教學的興趣,從而在課堂上更加地熱情。通過小學生掌握初步的科學知識,能夠實現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豐富學生的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比較跳躍,將教育游戲與科學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對于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等都具有重要的幫助。
在教育游戲課堂內容設計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保持其有趣性,另外一方面還應當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在設計教育游戲時,要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科學素養的實際情況,便于學生操作和參與等,其過程應當盡可能的簡單、易上手。首先應當明確教育游戲的主題,從而使游戲的目的清晰,避免出現跑偏等問題。在游戲類型的選擇上,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模式。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角色扮演游戲、冒險游戲以及模擬游戲等,例如為了使學生了解植物的結構特點,鼓勵學生保護好植物,不隨意地采折花朵等,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模式,由學生來扮演某種樹木或者植物,當植物的“枝條”被折斷時,學生可以通過大喊“痛”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且通過流水等方式來使學生了解到植物表皮和內部的導管聯系等,進一步加深對植物內部結構的理解。
教育游戲應當鼓勵小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以點帶面,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科學體驗。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小學生的主動性不足,教師在課堂上處于支配地位,導致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在開展教育游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鼓勵小學生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獲得科學知識,加深對科學內容的理解,達到科學教學的目標。例如不倒翁對于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新奇感,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不倒翁,自己準備材料等,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不倒翁的制作過程,提高學生參與科學教學的熱情。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多提問幾個為什么,這樣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參與到教育游戲中,使學生思考游戲過程中的各種現象,使學生給出自己的科學解釋,打破學生想當然的迷思。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養成熱愛思考、勤于動腦的習慣。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對于學生的疑問應當及時地給出自己的答案,從而鼓勵學生參與到科學探索中。
為了加強教育游戲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教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提高游戲的生活化水平,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獨立操作,從而進一步地實現對科學課堂的延伸。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興趣廣泛,科學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發現一個未知的世界,特別是通過自己動手達到實驗的目的,能夠具有比較大的成就感,能夠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知識提供動力。提高教育游戲的生活化水平,能夠有效地提高游戲的可重復性,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探索發現等。例如對于生活中常見的水,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水的特點,觀察水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等,從而加深對水的認識。科學教育游戲的生活化,能夠鼓勵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進行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等,最終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游戲法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所帶來的快樂和趣味。教師在應用教育游戲法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根據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和生理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并且將獲得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用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小問題,這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科學的印象具有重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