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塘下鎮(zhèn)場橋中心小學 浙江溫州 325204)
時間飛逝,一晃,參加工作都整整10年了,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回想剛走上講臺的那幾年,因為缺乏教學經驗,疏于管理自己的課堂情緒,上課進程總是因為學生的紀律問題斷斷續(xù)續(xù),課堂教學質量深受影響。教學成績平平。而我總是不屑,總覺得,學生成績不好,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學習習慣不好,太懶散,農村家長不夠重視孩子學習等原因。再想,我最近幾年幾乎沒有在課堂上批評過學生,有也只是提點而已。自己也不再因為課堂紀律問題在辦公室生悶氣了、摔課本了,每天都笑容可掬,甚至連工作以來就接踵而至的咽喉炎都緩和了不少。[1]
這10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教師情緒對課堂的影響不可小覷,尤其是消極情緒,管理不當會帶來以下結果:[2]
1.浪費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影響教學質量
2.帶給學生壞情緒,無法愉快地學習
3.影響師生之間的感情,無法走進孩子內心
4.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備課步驟,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完成教學工作。每一課堂應是完整的,一氣呵成的,不會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打斷。這樣,老師上得舒服,學生自然也學舒心。長此以往,就能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對學習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
形象的樹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課堂是教師的言談舉止,儀表風度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地方。因此要非常注意課堂的一言一行,課堂用語準確恰當、含蓄儒雅,行為得體大方,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教師保持平穩(wěn)的情緒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教育學生的方式絕不能簡單粗暴,要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成為學生的朋友,才能博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懂得學生的心理,才是良好的教育。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積極地心境來源于良好的品德或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tài)自然會平和。
積極的情緒能激發(fā)潛能,促進交流。對課堂氣氛起著潤滑作用。課堂就像面鏡子,你對學生笑,學生也會對你笑,你對學生拉臉,學生也會愁眉不展。實踐證明:和諧的課堂,融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此,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比如,要生氣發(fā)火時,數到10或喝口水、或轉移下注意,冷靜幾分鐘等。平時也應多提醒自己凡事冷靜。緊記發(fā)火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傷肺傷肝、內分泌失調、加速大腦衰老等。我們懂得調控自我情緒不但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提升了自我修養(yǎng),更在學生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3]
老師對學生的寬容絕不是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袒護與放縱,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學生,讓學生的自尊心從自卑恐懼中擺脫出來,消除顧慮。解除學生因犯錯誤、挨批評而形成的心理壓力,恢復師生之間的正常交流,還給學生一份尊重、信任與理解,喚起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信任與理解。當學生體會到“老師原諒我了”以后,就會釋放心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由消極被動地學習,轉化為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的”故事是最好的說明,可見,寬容是每位教師的責任。
教師要會察言觀色,盡量避免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在課堂上,應把全身心交給學生,眼神保持與每一個學生在交流。這樣,學生會覺得我時刻在被老師關注著,我不可以講悄悄話,不可以做小動作,我要認真聽講。如果每個孩子都這么覺得,那么課堂中的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的機會就少了。即使有某些風吹草動,也能即刻被發(fā)現,立即制止,不讓事情發(fā)展下去。
事實證明,一堂課的效果如何,除了備課之外,與教師的情緒確實存在著很大的關系。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主導者。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積極的情緒給課堂帶來活力與熱情,消極的情緒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壓抑與壓力。所以,教師要努力管理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在經營好自己的情緒之外,還要管理輔導好學生的情緒,要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學會疏導、管理自己的情緒,善于自我調控,不為情緒左右,不因情緒影響學習與工作。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