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東城領秀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711)
“生本教育”來源于郭思樂教授的教學思想,結合教學實踐加以推廣適用。在生本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充分體現了“生本”的理念和教育精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實踐。學生通過結成小組合作學習,補足短板、互相提高,按照小組為基礎單元進行評價,以實現教學目標。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使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作用,養成良好人際交往習慣和學習習慣。小學課堂作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的基礎階段,良好、積極的學習氛圍、互幫互助的學習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獨立思辨的熱情,同時表達自己并及時接受外部反饋,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有助于學生形成正向、積極的人格。筆者認為,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在“生本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宰,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適時給予點撥,讓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意識、想法。這就要求老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之前讓學生明白合作的內容是什么,遵循什么合作原則,達到什么目標。在集體的力量感召下學生不斷提高信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本教育強調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體,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生本課堂”上,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滔滔不絕,有的學生啞口無言。合作學習成了優等生的一言堂,所有的問題幾乎由這些“麥霸”獨攬,如此并不能實現生本教學的根本目標。
合作小組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科學地組建合作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老師在小組構建上,應當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特征、學習表現、智力水平等因素,保證小組間的競爭平衡,同時注重觀察小組成員間的互動和領導力、組織力表現,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調整,便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不僅讓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同時使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具體來說,可以根據班級人數和空間場地的實際情況,建立4至6人的小組,明確每個成員的角色與責任,建立成員角色輪換制,小組內部定期進行打分互評,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不同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多層次、多維度的提高學生基本素質,鼓勵學生提出建議和完善措施,加強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在小組的桌面上準備各種形狀的物體,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們組都有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每個同學選出一個,摸摸物體的一個面,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一下,你摸的面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感覺?小組中組織輪流發言和小組總結,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描述問題的方法,組織自己的發言內容,模仿學習其他成員更加完整、順暢的發言邏輯,才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應有之意。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較為發散,集中精神的時間短、難度大,唯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才能夠提高小組合作的效能。由于數學學習的特殊性,傳統教學方式下,部分教學內容僅憑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難以消化和掌握,因此數學學習中具有開放性和趣味性的內容,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此,在小組活動時,老師應當根據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和學生能力之間的關系,設計難度適中、有啟發性的問題,同時觀察各小組的表現、了解討論的效果,比如討論焦點是否集中、思考的難點是否是共性問題并及時給予指導。對于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也要通過個別輔導保證教學質量。其次,在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之后,老師應當及時對學生學習狀況作出反饋,反饋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不僅包括對學習重點的提示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還要鼓勵各組學生進行追問和質疑,促使討論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最終達成小組學習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改變了過去老師指揮一切的情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著削弱了老師在教學環境中的作用。相反,對老師的課堂組織能力、了解學生的程度和靈活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老師需要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設計問題,采用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學生討論,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老師還要把握節奏,使討論始終處于良好的氣氛中,帶動更多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觀點,使學生建立自信,與小組學習建立正向反饋的循環。同時,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才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避免出現“搭便車”的現象。這不僅要求老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創設良性互動的課堂討論平臺,使學生敢于探究,同時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討論,使處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提高。如在教學《分一分》時,你還能用老師為你準備的紙創造出哪些分數?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把不同形狀的紙平均分成幾分把其中一份或幾份涂色并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出幾分之幾,課堂上不再是枯燥無味,鴉雀無聲。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更深刻,對于數學的興趣更加高昂,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良好的制度需要良好的評價機制促進其不斷完善??茖W的評價機制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不應當僅按照傳統的考試成績進行評價,而應當考慮多個因素通過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
老師應當對小組合作的活動情況進行全面地、綜合地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除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創造條件綜合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老師的評價應當具有全面性、針對性、積極性和操作性。在傳統紙筆考試的基礎上,建議加入學生學習總結匯報環節。當學生進行匯報發言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獎勵,從而更好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心理,在班內形成組內合作組外競爭的良性循環。
目前的課堂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帶來了活力,受到越來越多老師的首肯,也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接納。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強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充滿樂趣。合作學習產生帶來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能力,在學生的長遠發展中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