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民族第一中學 內蒙古包頭 014000)
第一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
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征,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無疑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應當注意,這一階段的“學生自學”決不是放任自流,要特別強調“教師指導”。具體到教學實踐中,教師指導多少,如何指導,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結合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起初,教師的指導可能會多一些,細一些,隨著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增長和提高,教師的作用要減弱,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例如,我在教學“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時,把指導學生的重點放在了“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勤于巡視,對自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進行方法、信心指導,對自學速度快和質量高的學生,要及時表揚,以示鼓勵。
第二步:教師導學。
這一步,教師首先要把握學生對本節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要達到的目標;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采取什么方法來達到學習目標。這一階段,教師的角色應是向導,是學生的領路人。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教師要做科學的預測;教師要明確提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在教學“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時,通過測評發現學生對“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很清楚,學生難于理解的是“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于是,我在設計導學達標題時,就緊緊圍繞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設計了六個小問題,并明確告訴學生:如果弄懂了這六個小問題,這節課的難點也就突破了。
第三步:小組合作互助學習。合作精神是未來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互助學習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尤其是生生互動占據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改變了在傳統集體教學中師生單向交流的被動局面,對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好方式。教學實踐中,要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安排好小組合作學習的人數,以4~6人為一組,成員以異質分組按好、中、差搭配,成員之間要有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內互換角色,使得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鍛煉與提高,全組學生相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步:課堂檢測。課堂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通過一定訓練,化知識為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課堂訓練的習題要精心選擇,可設計為一點多題以強化鞏固,或一題多點以系統鞏固,習題內容要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難度要合適,既不拔高,又不過于簡單,還可以布置不同層次的習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通過訓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訓練要求學生獨立、按時完成,這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善于獨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學習的能力,同時有助于教師準確反饋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課后及時而準確地輔導解難。
第五步:教師輔導。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一方面,教師要提出問題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如果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果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所以,教師要圍繞教學重點設疑,讓學生在思考、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生成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問,學生如果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教師應當高興,因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已經調動起來。對于學生所提問題,如果是個性的,可以課后指導,對于共性問題,教師要在啟發的前提下精講,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真正排除疑難。
以上是筆者兩年來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這一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科應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適用于政治學科,不一定適用于其它學科。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應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按事先設計的環節進行,要富有彈性,以便隨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