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精彩的新課導入能起承上啟下、進知識遷移的作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可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做到巧妙、自然,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本文旨在探索有效可行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的課堂離不開問題,好的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路標”,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利用微課視頻,創設問題情景來導入新課,使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學生注意力集中投入到學習中,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案例分享:筆者在執教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運用了激趣引思的方法進行談話導入。
師:動物村里有一對好朋友,有件事他們覺得很為難,想請你們幫忙,愿意嗎?
播放視頻(配語音):動物村里住著小熊和小兔子,小兔子家在村子的東頭,它有一塊菜地在村子的西邊,小熊家住在村子的西頭,它有一塊菜地在村子的東邊,它倆覺得每天跑來跑去干活很不方便。有一天,它倆商量把兩塊菜地換一換。但是小兔的菜地是長方形的,小熊的菜地是平行四邊形的,它們覺得很為難,兩塊地的面積是不是一樣大呢?你能幫小熊和小兔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怎樣比較這兩塊地的大小呢?
生:要算出兩塊地的面積。
師:這塊是……(長方形)它的面積怎么計算?那,這塊是…… (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該怎么計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通過以上問題情境的創設,同學們學習興趣濃厚,在后面動手操作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積極性很高。可見,創設問題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從教材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就認知方面來說,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把數學知識結構內化為認知結構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實現新舊知識的相互溝通,改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案例分享:執教五年級下冊“打電話”一課,導入新課時,筆者從四年級學過的沏茶問題入手,用課件展示沏茶問題的主題圖,學生很快就談到沏茶時怎樣可以使客人盡快喝上茶,筆者直接帶入“我們可以用統籌思想、優化思想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個話題,為后面探究“如何打電話盡快通知合唱隊15人”的設計方案設下鋪墊,在后面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表示自己想法時,學生很容易想到“同時進行”“無空閑”等方法。
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符合認知規律,使新舊知識渾然一體,指向明確,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正確性。
小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和猜謎語,在教學時可以把一些數學知識編成故事或者謎語,寓教于樂。通過生動的童話故事或謎語能讓學生產生新、奇、趣、疑的感受,使學生情緒高漲,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從而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案例分享一: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的“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筆者把新課的導入編成故事(結合課件示圖):有一天,猴王給游客們表演完精彩的節目,一位游客給了猴王一塊大餅干,猴王把餅干帶回家,對三個小猴子說:“這塊大餅干我們四個一起吃。”他就把這塊餅干平均分成四份,先遞給三猴子一小塊,淘氣的三猴子說:“不,我要三小塊。”二猴子說:“我要兩小塊。”猴王想了想,拿著餅干重新分了一下,給了三猴子三小塊,二猴子兩小塊,大猴子一小塊,留給自己一小塊。大猴子看了看三猴子的三小塊和二猴子的兩小塊,笑了笑,大家都笑起來。“猴王是怎樣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接著板書課題,開始新課的教學,課堂氣氛濃厚,順利完成該節課的教學目標任務。
案例分享二:在教學“認識時間”時,我用猜謎語引入時間觀念。
教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有方也有圓,指針告時間。響聲十二下,開始新一天。”這是什么?
學生:鐘表。
教師:鐘表能告訴我們什么?
學生:時間。
教師: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用講故事、猜謎語的方法導入新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使學生保持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需要注意的是,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新課時,要選擇短小精悍的好故事,并緊扣教學內容。
游戲是兒童最樂于參與的一項活動,所以有些新課的導入可以用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滿足孩子們玩的天性,將枯燥的數學融入游戲中,讓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愛上數學。
案例分享:在執教“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課,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游戲導入。(上課伊始,在講臺上放三個不透明的盒子。一號盒子裝2個紅球,二號盒子裝2個白球,三號盒子裝1個白球和1個紅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今天的課就從游戲開始,好嗎?
生:好!
師:我們分三組舉行摸球比賽,每組派一名代表到講臺前面來。
(課件展示游戲規則并強調:每人摸5次,摸到白球次數多的一方獲勝,其他組員一起做裁判。)
比賽結束后,學生對盒子里白球和紅球的數量——游戲的公平性產生了疑問。筆者把每個盒子里的球倒出來,驗證了學生的猜想,并宣布由于比賽規則不公平,比賽成績無效。然后說:“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每個盒子里放球的情況,能不能說出分別從這三個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學生紛紛發言。課堂游戲時,孩子們有的迫不及待,有的振臂高呼,有的若有所思……所以,教師在開展游戲時要注意鼓勵全體同學積極參與并及時調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新課的方法還有很多,除了上面所述的幾種方法外,常用的還有直觀導入法、設障導入法、操作導入法、計算導入法、表演導入法,等等。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上課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來選擇導入方法,有時可以綜合運用。但是無論用什么方法導入新課,都要注意把握時間,把控課堂節奏,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講授新課。
教學導入在時間上雖然很短,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處處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藝術。在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完善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求知欲望變成學習的動力,同時,要注意使用現代化手段,將抽象轉化為具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思考,多琢磨,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歸納、總結,尋求有效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