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后,我國逐年加大對教育領域的投入,農村小學教學水平也大幅提升。我國現階段農村小學科學教學受到班級人數超編、學校軟硬件條件、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校方配合度不足、實踐時間較少、實驗材料無法滿足教學活動需要等問題的出現,一方面無法達到教學活動的預期效果,另一方面也無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筆者基于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首先研究和分析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期提升我國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能力與水平。
我國現階段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要求家長提高對自己孩子科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關注程度,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完成實驗器材的制作,如果有條件還要和小學生一起進行科學實驗。但需要注意的是,受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的影響,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家長更關注考試成績,忽略了科學實驗對培養兒童動手能力的重要作用。加之平時閑暇時間較少,絕大多數家長都無法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科學實驗活動,受此影響,教師所布置的課后實驗活動成為可有可無的活動,絕大多數學生都是以敷衍的態度來完成。對于該問題,筆者建議采取全新的評價方式,不再繼續沿用過去期末質量檢測的評測方式,而更加關注學生平時在科學實驗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按照學生日常科學實驗的效果進行評價,便于學生通過科學實驗培養自身的探究能力。全新的評價方式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及其家長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活動當中。舉例來說,在開展“種子的萌發”的教學活動中,因為實驗活動對時間空間有著嚴格的要求,如果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顯然是不合適的,這就要求家長必須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外實驗要求,幫助學生創建實驗條件,積極完成實驗。在實驗完成后,教師嚴格認真地采取量化評價的方式來考評學生的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記錄。采取這種全新的評價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及其家長參與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通過參加整個活動,孩子們變得豁達開朗,科學實驗課堂上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必須將充足的科學實驗器材作為重要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家逐年提高對農村小學教育的資金投入,農村教育現代化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教育裝備得到了有效的補充,為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經濟條件受限,農村小學科學教學實驗還是存在著器材不足的問題。對于廣大的農村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要集思廣益、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現實生活素材,以避免器材不足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造成的負面制約影響。舉例來說,在開展“簡單電路”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涉及大量與燈相關的知識內容,由于燈具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可以方便地進行購買,所以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現實生活素材,在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之后,組織他們開展進一步的電路探究活動。通過實驗,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達到科學實驗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
時空限制廣泛存在于我國小學教學課堂之中,由于小學生身心發育的特殊性,加之小學科學教學活動內容多涉及面廣,導致小學生科學實驗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最大限度地通過課外實踐基地、家校配合的方式來避免時空限制,提升學生科學實驗的能力。
課堂教學時間相對較短,一堂課僅四十分鐘,而部分科學實驗活動必須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獲得實驗結果。舉例來說,在開展“看月亮”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月相變化規律的學習,但實際觀察活動必須放在課余時間進行,這就必須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觀察實驗活動。這樣一來,由于小學生心理發育不成熟,欠缺必要的恒心和毅力,他們很容易就會放棄觀察實驗活動。因此,教師必須和學生家長建立緊密的聯系,積極地監督學生課外觀察實驗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堅持完成觀察實驗活動,不僅培養了其觀察能力,而且增強了其毅力。
教師應當積極完成科學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驗機會。首先,部分教師態度不端正,作風懶散。作為中小學理科教師,從專業的角度,應該知道實驗教學是其履行教學職責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愛崗敬業精神,部分教師懶得動手做實驗,省略、刪除實驗教學內容。其次,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差,實驗動手能力低下,不愿、不會做實驗,更不懂設計實驗。具備這樣實驗教學素質的教師是很難完成實驗教學工作的。舉例來說,在開展“蠶”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營造養蠶場所,以小組分工的方式來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驗活動,不僅讓學生學習到與蠶相關的科學知識,而且培養其分工協作的能力。
盡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利地開展了十多年,但一些學校和教師始終把科學課當作“副課”。有些地方將其作為學生畢業質量檢測的必考科目,只是按照應試教育的老辦法安排課程,沒有足夠重視。科學教師一般由語文、數學教師兼任,工作量比較大,他們整天圍著所謂的“主課”轉,專心用于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因此,教師忽視科學教學的現象比比皆是,他們經常為應付考試集中時間找一些知識點讓學生死記硬背。在課程教學中,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開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導入階段營造趣味化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保證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在科學實驗課堂導入環節中可以采用多樣性、趣味性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尤其是隨著教育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教學手段也越來越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科學實驗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產生探索的好奇心。
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具有科學性和活動性的顯著特點,要盡量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對于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盡快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打破時間層面和空間層面的限制,為小學生營造更為優秀的實踐氛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