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 張艷榮
開放的戶外環境中,圍繞著物理環境進行積極互動的人群主要是家長、孩子和老師。三類人群之間除了親子、師幼關系外,還會建立臨時的交流合作關系,如幼兒與幼兒、家長與家長、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而且這些關系多是跨家庭、跨班級的。我們不妨本著“誰參與、誰受益、誰奉獻”的原則,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間形成良性互動,形成一個管理共同體,讓“開放”與“約束”并存,實現開放區域的價值。
環境是幼兒園的第三位教師。有準備的環境對幼兒和家長都是一種無聲的提示。
懸掛標識圖示。首先,區域內的材料分類擺放規范、整齊,讓進區的幼兒和家長感受到環境美,明確什么材料在什么地方。同時,在區域的明顯位置要張貼材料、圖書、工具等的使用步驟圖,圖最好是彩色的。其次,每個區都有溫馨提示,明確家長、幼兒的行為規范。
配備監控設施。戶外環境大、人員多,發生意外的情況也會增多。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多配備高清監控設備。安全防范提早,必要時有監控錄像,能更好地澄清事實、規避糾紛。
教育好幼兒可以影響其家庭。
開展班級主題活動。我們可以號召各班組織主題活動,讓教師帶領幼兒分別進入每一個開放的活動區,現場組織幼兒討論,進入該區域該怎么做、提醒爸爸媽媽怎么做等等。這樣,活動期間,幼兒可以提醒家長。教師還可以創編一些情景故事表演,請幼兒說說故事中的角色哪兒做得好與不好、為什么,并請幼兒回家給家長表演,進行家庭討論,幫助家長提前了解規則和要求。
鼓勵幼兒當小模范??梢栽u比愛護材料、發現不良行為敢說敢負責、不影響別人活動的小模范,做到某一項的幼兒可以到負責管理該區域的老師處領到一個小貼畫,攢夠十個小貼畫,可以到班級老師處換一個小印章,集齊十個小印章可以得幼兒園保教處領一個小獎狀。在活動中,幼兒爭當模范,也會帶動家長養成良好行為。
有效利用家長資源共同開展活動,形成班級內、跨班級、跨年齡段的家長之間、幼兒之間的良性互動。
讓家長參與管理。請家長自愿報名當志愿者或者每班推選幾名家長成為志愿者。幼兒園安排專人管理志愿者團隊,佩戴統一標識,輪流在各個區域值班。幼兒園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感謝、激勵志愿者,比如送給志愿者工作照、由幼兒和家長共同投票評選“最美家長志愿者”等。
讓家長參與組織活動。每周五,教師在教室外公布“進區計劃一覽表”。離園環節,家長可以先和幼兒商量,勾選下周想進的活動區。教師統計,利用“通關卡”等形式,鼓勵幼兒每天進入不同的區域活動,但不強行要求。同時,每班可以推選幾名家長成為區域主持人,家長主持人在規定日期進區當主持人,在教師幫助下擬定主持計劃。比如,先介紹進區規則,再開展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如親子交叉陪伴、三人組活動等,促進不同家庭、不同班級間的交流。這樣,有組織的開放活動也許會成為不同班級家長、幼兒之間建立友誼的契機,也成為幼兒家園共育工作的新亮點。
當然,我們還可以將臨時出現的問題設為教研主題,讓教師充分討論解決策略,同時利用思維導圖,鼓勵教師依據此項舉措,討論出各年齡組、各班級可以組織的集體活動、可以生成的主題活動。
如,小班可以生成主題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鼓勵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養成好習慣;中班生成主題活動“我發現了”,讓幼兒說說自己在戶外開放活動時發現了什么,應該怎么辦等等,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流、討論、記錄、表征;大班生成主題活動“我是幼兒園的小主人”,鼓勵幼兒成為幫助教師維護環境、處理問題的小幫手等等。
同時,如果開放戶外環境,需要教師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維護和參與,那管理者就要主動考慮教師的勞動付出,出臺一些鼓勵教師和其他需要的人員參與的激勵策略,如累計時間倒休等,也可以把教師的表現作為年終激勵的依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