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樹市紅星鄉中心小學校 吉林榆樹 130400)
語文這一學科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同時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語文課程標準也在發生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教改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根據要求合理地改變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是激發學生熱愛語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對課文中的主旨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是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朗讀效果并不盡人意,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情感,促使他們將真實的情感融入課堂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能夠形成良好的語感,并積累豐富的知識,由此可見,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具有重要意義。下文中主要闡述了如何培養小學語文課堂情感。[1]
由于小學生處于對任何事情都持有好奇與懵懂的時期,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學習別人的行為,而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作為學生心目中的指示燈,起著引導作用,其語言和行動都會在極大程度上對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教師上課期間,其課堂行為和情感會深深地影響學生,學生的情緒也會隨著教師的情緒有所變化,教師的喜怒哀樂決定著學生的喜怒哀樂。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嚴格控制自身的一言一行,注重情感的熏陶,特別是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要根據課文的情節起伏投入不同的情感,或緩慢或急速,或愉悅或哀傷,以此引起學生的共鳴,接下來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就會事半功倍,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還可以進行延伸和拓展,采用課件展示或者走向室外等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課文的主題和情感,用具體的事例和教師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從而促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朗讀課文。[2]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底下聽,主要是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在課程改革之后,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化教學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興趣。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課堂氣氛,進而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讓其明白他們是課堂的主體,要積極地展示自己。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想像,并將自己的想法繪聲繪色的朗讀出來,相互交流和討論,營造學習氣氛濃郁的課堂環境,使其感到意猶未盡,保持繼續探索的欲望。
語文是一門拓展性非常大的科目,學生對事物了解的越多,其產生的情緒和感情就會越多,反之,學生接觸的事物越少,其擁有的感受就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積極地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積淀內在情感。對于學生知識積累少的情況,教師要通過合理途徑給同學提供機會,可以組織閱讀比賽,進而激發學生多讀書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帶領學生感受大自然和社會給學生們帶來的知識,這些都是語文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內容。所以說,單憑一本語文書和一堂短暫的語文課,是無法開闊視野的,基于此,教師要采取有效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知識,促進他們內在情感的積淀。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礎,語文課堂情感的培養也不例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情感的時候要注意與實際相符合,這樣才能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把握,如果相去甚遠,學生根本沒有經歷過,就會導致他們難以理解,不容易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不僅激發不起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會使他們對語文產生厭煩和抵觸的心理,適得其反。因此,在培養學生情感過程中,要注意多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緊密聯系,從而事半功倍,優化語文課堂的情感性。[3]
語文書中有很多課文內容是與實際生活沒有聯系的,這樣學生就不易理解和消化,對課文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懵懂不知,盡管教師在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也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這種情況,就需要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準備,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并搜索相關知識,在正式上課時,與同學和教師積極討論,使課堂氣氛其樂融融,學生情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從而創造語文情感課堂。[4]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條件,為了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要改變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進行準確的引導。語文課堂的情感培養是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注重情感的投入,促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深刻地了解和熟知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視野比較窄,社會經驗嚴重不足,情緒和感受得不到有效積累,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意識的引導,走出課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驗社會生活,為學生積累情感提供條件。另外,語文課中的情感還需要與學生實際相結合,以求事半功倍,同時教師和學生一起做好課前準備,從而從根本上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