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北苑小學 廣東江門 529000)
足球享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世界各國雖然有語言方面的限制,但足球作為一項世界的運動,它可以解決語言上困難,能夠用足球進行溝通,拋去人種、國家、社會的區別。讓足球運動激發人們對與生活、工作的積極性,懂得團結的重要性,發揚公平競爭精神,增加人民的自尊心,從而促進國家的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培養足球運動的興趣應該從小學生開始,可以在將來充實國家足球隊伍作出一些的貢獻,到校園足球運動興趣的培養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小學生校園足球運動興趣培養是具有必要性。首先,足球作為一項健康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薄弱體質,對其耐力的訓練,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其次,在足球場上,需要同學們團結一致的進行對抗,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有著極大的訓練,磨煉其意志,也是對耐力的一項考驗,完善小學生心理的構造。通過足球場親近大自然,防止小學生出現自閉的情況,能夠與其他小朋友平肩作戰,完全的感受到團結的力量。最后,足球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為了贏比賽,他們必須牢記老師教的動作,把老師教的動作轉化為身體的記憶,刺激大腦的功能,此方法結合實際運用到學習方面,上課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必定對學習成績有一定的提高。所以,一定將足球精神發揚光大,培養小學生對足球運動興趣[1]。
教育是要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但學校與家長只重視學習方面,忽視體育方面的教育,所以導致小學生的體質過差,體型過于肥胖,典型的缺乏運動的狀態。但是在推廣全民運動的背景下,人們將體育鍛煉重視起來,足球運動才又恢復了生機,對小學生的足球運動進行興趣培養,讓學生在足球場上奔跑起來,感受足球帶來的樂趣,增強自身體質鍛煉,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正確理解團結的意義,增強足球運動在社會的地位。
首先,在校園老師要通過各種辦法要讓學生認識到足球運動,例如成立足球課后班、定期舉辦足球比賽等有關足球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以及好奇心。一般體育課上,老師通過講臺向同學們傳授足球知識,課堂氣氛沉悶無聊,而利用多媒體轉播一些足球賽事,通過精彩的賽事解說,在情感與精神上與場上運動員產生共鳴,帶動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足球的積極性,與老師在講臺講解相比較,課堂的氣氛必定相當活躍,成功的引起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使他們的眼界也到一定程度的開闊[2]。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的階段,老師要利用這個特性,針對他們設計一些足球的游戲,因為在足球訓練中,避免不了重復性的動作,導致學習理論的時候很無聊,從而產生消極的態度,最嚴重可能失去對足球的求知心。利用他們的好勝心理,在練習融入競爭的游戲,積極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他們對足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足球帶來的快樂,面對困難能夠勇于面對,不逃避,接受現實的挑戰。
學好足球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嚴格教學不會讓學生產生興趣,而是起到將興趣扼殺的作用,老師首先對學生有信心,學生需要是鼓勵,而不是責罵。培養他們在足球運動上的自信心,在足球運動場上獲得成功,激發他們學習足球的欲望,要經常對他們講“你真好”、“你真棒”等贊美的語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的肯定。老師的看待學生是要永遠透露欣賞的眼光,也能夠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老師要給每一位學生上場的機會,讓他們的實力得以發揮,明白自己在賽場的重要性,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自信心[3]。
對學生要想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深入的去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夠保持學習足球的熱誠,當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能夠像親人一樣關心他們,及時處理他們的問題。包括平常的發燒感冒以及腰酸背疼等小毛病,要做到及時就醫,避免出現大問題,另外,在進行足球運動之前,老師要帶領學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還要交他們一些急救小常識,對于相處不融洽的同學,老師要及時去做調解工作,將雙方矛盾化解,促進隊內團結,進而培養學生對學習足球的興趣。
中國從古代開始就流行足球運動,那時我們稱之為蹴鞠,可見我國的足球文化博大精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對足球的興趣,在校園中體會到足球帶來的快樂,營造校園良好的氛圍,傳承中國的足球文化,更好的促進國際間的交流,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完善小學生的心理建設,提高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足球運動的精神不但影響人們對生活的態度,也在工作上有所體現,懂得團結的重要性,發揚公平競爭精神是足球運動的核心價值,所以小學生校園足球運動興趣是值得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