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 西藏拉薩 850000)
就當前情況來看,幼兒教育極為重要,不僅對幼兒起到較好的啟蒙教育,還可以為小學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礎,由于幼兒受年齡及思想的限制,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游戲教學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對于幼兒而言,可以用在調節新入園的幼兒情緒、認識事物、思想品德教育、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對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有較大的幫助。所以,利用游戲進行教學受到幼兒教育者的普遍重視,并在幼兒園中廣泛實施。[1]
認識新事物的教學是幼兒教學的一項內容,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幼兒表現的卻并不理想,例如,幼兒對新事物不感興趣,或者其它事物對幼兒產生了較大的吸引力及誘惑力,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影響著幼兒學習及認識新事物。而游戲具有極大的趣味性、愉悅性,可以極大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來進行教學。為此,幼兒教師可以把新事物與游戲結合為一體進行教學,比如,在小班幼兒認識水果的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把相關水果仿真品有機的編入游戲中,讓幼兒邊做游戲邊認識各種水果。這中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高效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其教學效果也較為明顯。[2]
在我國,幼兒一般3歲左右入園接受幼兒教育,由于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較小,與父母、家人生活較為習慣,并具有強烈的依賴感和安全感。但是一旦進入幼兒園學習,就會突然步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對同學、教師也較為陌生,而父母及家人也不在身邊給予陪伴,這時幼兒只會感受到陌生感,而不會具有安全感,也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所以,新入園的幼兒不僅普遍的存在哭鬧行為,而且在園期間情緒還很低落,表現不理想,例如,不好好玩耍、不好好吃飯、不與同學及教師交流等。如果這時把新入園的幼兒集中在一起,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種游戲活動。比如,幼兒一般較為喜愛玩滑滑梯,為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滑滑梯開展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暫時忘記想念父母,而專心投入到游戲中,使其感受到高興、快樂,勢必會改善幼兒的情緒,有效的緩解幼兒的哭鬧行為。所以說游戲教學可以用在新入園幼兒情緒的調節中。
幼兒教育普遍的認為是一種啟蒙教育,但在啟蒙教育中需要培養幼兒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樂于助人等品德,因為只有在啟蒙教育中打好思想品德基礎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有助于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幼兒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幼兒年齡較小,難以理解其道理,所以,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幼兒以實際行動來培養自身的思想品德,以游戲來感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所帶來的益處。例如,在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品德時,可以利用“積木游戲”來培養,為此,幼兒教師就要把幼兒分為多個小組,利用積木拼接一種物體,先拼完的小組取勝。而幼兒為了能夠取得勝利,就會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在此過程中,幼兒就會不知不覺的養成了團結互助的好習慣、好思想,從而有效的達到教育目的。另外,游戲本身就具有一定規則,玩游戲必須要嚴格遵守游戲規則,而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普遍的都會按照規則進行,這對培養幼兒遵守紀律、遵守幼兒園的規章制度有極大的幫助,從而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說,游戲教學法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思維能力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與鍛煉,經過長期的培養才能形成較高的思維能力,而在幼兒時期,幼兒不僅理解能力較低,而且幼兒的思維較為簡單,所以,只能利用簡單的培養方式,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所以,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做游戲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幼兒向著培養其思維能力方面進行玩耍。例如,“積木游戲”,學生為了能夠拼出自己想要的物體,就會主動思考和不斷的嘗試拼接,在此過程中就可以培養幼兒的動腦、動手能力,對幼兒的思維能力有著較好的培養與鍛煉作用。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在“積木游戲”中幼兒教師不能一味的要求幼兒按照固定的模型進行拼接,而是要讓幼兒自由發揮,拼出自己想象中的物體,這樣才能防止幼兒思維出現局限性,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對幼兒智力開發起到較大的幫助。因此,幼兒教師要經常開展諸如“積木游戲”這類的游戲,以便培養及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3]
總之,幼兒教育極為重要,而利用游戲教學既迎合了幼兒的天性,也符合我國幼兒教育的要求,可以在幼兒教育中起到較大的教學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因此,幼兒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細心觀察幼兒喜好,并創造游戲教學條件,才能充分的利用游戲教學,提高幼兒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