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慶區(qū)那陳初級中學 廣西南寧 530231)
語文教材中的選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是對生活最真實的最獨特的記錄,這些作品本身就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在寫作手法上更是很有講究。這些作品構成了作者和讀者對話的紐帶,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是通過這一個個的紐帶和橋梁來走近作者,了解作品,進而獲得啟發(fā),能夠豐富自己的情感,獲得不一樣的生命體驗。[1]
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作家作品的簡介是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為有效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在了解作者或者寫作背景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做到知人論世,也才能夠切實有效開展文章的學習。如,在教學高爾基的《海燕》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和高爾基的生平簡介作為導入,否則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會陷入表面的閱讀,不能夠和文章進行深層次的對話,進而理解文章真正的內涵,就不能夠體會到作者那種相信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信心。再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先對魯迅進行了解,魯迅被稱為“中國魂”,他的作品不僅僅只是代表自身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是農村社會變遷的縮影,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結合魯迅的生平和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展開,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進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2]
語文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夠更加的理解文章或者是詩詞。借助詩詞音樂渲染氛圍是在實際的導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即在實際的教學之前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通過運用相關的詩詞或者是音樂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在教學高爾基的《海燕》的時候,就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朗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加入一些低沉的有著波浪聲音的音樂,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低沉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有效開展閱讀。再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的時候,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播放相關的描寫春天的詩句,引導學生對春天有基本的認識,主要結合春風、春雨、春草等展開。此外,還可以通過和學生積極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們回憶自己所學過的和春天有關的詩句,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有針對性,能夠結合相關的詩句來理解《春》這篇文章以及文章中基本的語言,進而品析語言,真正理解這篇散文,切實能夠品味散文的語言美。
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進行質疑探究,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并能夠結合實際的需要進行靈活的運用。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問題意識,能夠結合學生實際的需要和教學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問題,并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懈可擊地向學生發(fā)問,進而積極有效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賞析文本,積極與文本展開對話。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教師就可以問學生“文中的閏土前后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你可以從哪方面看出來?”學生們聽到這個問題后會主動找出閏土的變化,這也是引導學生閱讀小說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對閏土前后變化的描寫最主要的就是通過語言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的,通過引導學生對比閏土的語言能夠加深學生對小說閱讀的認識,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閏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的積極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再如,在教學莫懷戚的《散步》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問學生“散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一件小事,他有什么值得作者寫的呢?通過預習,你們從中讀出了什么原因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設置,就會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究的熱情。有的學生說“是因為這次散步比較特殊,首先是因為這是一家人一起散步,其次是因為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樣的散步不知道還有幾次。”還有的學生說“這是因為這是一種愛的表示,尤其是當母親和兒子的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更能夠體現(xiàn)出一家人濃濃的愛意”。總之,學生針對這一個問題各自發(fā)表的自己的看法,從中也可以看出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從這樣的探究中就能夠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3]
講述故事進行導入是語文導入的又一個重要的方法,在實際的語文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重視這種導入方法的應用范圍,這種方式的導入最常用于小說這種文體的教學,因為小說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故事性的文體,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就能夠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如,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講述自然界中的變色龍是如何變色的故事,然后在引入文章中所描寫的變色龍,加深學生對變色龍的理解和認識,進而能夠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再如,在教學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先講述生活中與之相類似的故事,問學生對這一故事的看法,然后再結合實際的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只有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積極開展教學,才能夠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
總之,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并且能夠結合學生實際的需要和教學的需要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只有這樣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才是有效的,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進而提升整體的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