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鄉縣第一中學 湖南安鄉 415600)
在新時代,教學工作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對象,更多科學的教學策略得到研究,如師生互動策略就是針對師生互動有形無實的不良現象、活動場面造作矯情的不良現象等進行規范的策略。加強對此類策略的科學運用,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學生積極互動, 共同發展”,于是許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采取一問一答的方法來教學,但是這種簡單的形式運用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互動教學效果。比如在高中課堂上,老師問“這個知識點聽懂了嗎”,同學們回答“聽懂了”,這種淺層的互動只能形成一種看起來很熱鬧的課堂情境,而無法起到在問答中啟迪學生思維的效果。
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互動效果,改變現存的師生互動有形無實的不良現象,合理地設置一些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對同學們的思考帶來一定的挑戰,加大對知識、技能進行了一定的強化力度,從而提升同學們學生的數學素養。[2]
數學本身是眾多學科中非常基礎的類型,在漫長的歷史中得到了眾多學者的研究,因此數學史中本身帶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因此可以將數學發展史中的素材進科學運用,以此創設情境,這不只是能夠拓展同學們的視野,還能提升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懸念在心理學上是指學生對所學對象感到困惑不解而產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狀態。懸念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 刺激思維,豐富想象, 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是觸發激情和熱情的情景之一。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用更簡單、易懂的形式讓同學們認識數學概念,激發同學們的探究興趣。
課程標準的要求是要讓同學們在現實和原有的知識積累前提下對新知識進行感悟和理解,開展情境創設工作也應該然以此為基礎。但是而當前很多被創設出的課堂情境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同學們被各種無關事物吸引,無法把注意力完全聚焦在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上來,反而帶有一定的造作色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應該將有趣的情境作為載體,最終回到教學的工作本源上來,提高情境中的知識含量,并且用巧妙而靈活的方式啟迪同學們參與思考。
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來看,一個風趣幽默的老師往往更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和歡迎,因此用風趣的形式展現數學知識,打造活躍的氣氛,能減輕同學們學習的壓力。但是在活躍課堂氣氛時,也要注意不能只有溫度缺乏深度。因此讓課堂高效地“活”起來,需要借助有效的師生互動手段,達到一定的思維深度,使同學們形成觸及內心的精神愉悅。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在現代社會,科技早已成為生活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力,在技術的支撐基礎上,可以利用“教學實驗”的方法,將計算、繪圖、列表等靈活的操作手段引入到數學教學工作中來,使其創造出一系列具象化的現象,打破數學概念抽象化的局限,為同學們營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從而提升其觀察水平和想象力。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高難度、需要持續探索的學科,因此探索的過程和數學思維是更重要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對同學們做科學的引導,采取猜想、探究、實踐等方法,總結教學中的經驗,運用科學的理念,增強同學們的思維能力。
反思是影響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老師在工作中,不斷對教學細節加以反思,不只是可以對優秀的經驗進行總結,更能發現自己教學活動中的不足,從而根據新課程理念進行調整和改正。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循環中,不斷提升老師的自身素質。
同學們也需要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深入反思,使其理解力和學習效果都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反思過程是一個對自我進行正確評價的過程,包括對學習方法、結果等進行總結和分析,在最有限的時間內抓住自身的不足之處,用有效的方法對不足進行改正,以免在之后的學習中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切實改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加強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意義重大。工作人員需要明確師生互動策略等等一系列策略的運用要點,比如創設促進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策略,可以創設史實情境,擴展數學學科視野;創設懸念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而在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有效激活課堂氣氛,促進現代教學技術與高中數學相整合;注重過程,有效提高探究能力。在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反思,減少教學失誤;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