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江蘇常州 213009)
1.課前進行演講,并復述情節。在進行課堂知識之前,可以空出五分鐘的時間用來檢查名著閱讀。例如,老師要提前和學生約定閱讀一本名著的時間,比如說《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可以規定學生們在三個星期內看完,讓學生在課下提前準備好演講內容,按照座位順序輪流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析文/張葉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尤其是閱讀名著,更可以豐富孩子們的知識積累量。在初中語文新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導讀”這一欄目,由此可見,對于通過閱讀名著來展開教學是多么的重要。在進行這一教學模塊兒的過程中,主要就是要通過名著導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閱讀熱情,讓名著閱讀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培養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摘要分享交流閱讀心得,并根據目錄里章節的內容,復述故事情節。在演講過程中,如果是基礎較好的同學,要求脫稿演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則可以允許帶稿演講。按照這樣的方式,一個星期下來,每位學生都將至少有一到兩次上臺的機會。用這個辦法,在鍛煉了學生們語言表達能力和故事內容概括能力的同時,還檢查了名著閱讀的具體情況和激發了學生的名著閱讀的興趣,可謂是一箭雙雕。[1]
2.追問細節內容,檢查閱讀情況。在演講過后,要對部分學生的部分內容進行抽查,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學生只顧準備自己的章節,而忽視其他的部分。例如,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湯姆是讓誰心甘情愿的替自己去刷墻的?”(答案是本、比利、費時和詹妮以及米勒等孩子。)同時,還可以在某些章節中針對一些細節問題設置互問互答環節,鼓勵學生進行細節追問,精確回答。加深對名著的理解。[2]
這一方法必須基于學生已經將名著全部讀完,并且對名著的全部情節已經了如指掌。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利用自習時間,讓學生們觀看名著視頻,這樣可以使學生們加深對原著的印象。例如,在觀看《格列夫游記》這個電影視頻時,我們會發現電影中有很多情節與原著的出入是很大的,最另學生們摸不著頭腦的估計就是主人公在現實與幻覺中交錯出現的時候。然而隨著情節的深入與發展,學生們就會發現電影中,現實中的內容是為了電影效果而加的,只有幻覺中的內容是和原著同步的。于是,學生們就可以明白,這是一種與原著完全不同的敘事方式。所以通過觀看視頻,可以有效的檢查學生原著閱讀的情況。在閱讀的過程中,在看到一些經典橋段的時候,可以暫停,點名讓學生概括內容,說出此情節表現了作品的什么藝術特色。雖然觀看視頻會耗費一些時間,但是這樣對于加深學生們對名著的印象是很有幫助的。
比如,《海底兩萬里》采用播放視頻導入,播放一段神秘的海底世界的視頻,接著解說:在1866年,也在這樣的神秘海洋中出現了一種不知名的怪物,阿龍納克斯教授作為一名海洋動物的專家,隨遠征隊去剿滅怪物,不料卻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所救。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長開始了一段驚險、神奇的海底旅行,進而開啟學生科學與幻想之旅……
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講一些輕松的故事,聊聊其中的人物,分享一些收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自己尋找好書去讀。比如,《格列佛游記》《魯濱孫漂流記》中的精彩片段故事的講解,很容易產生“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效果,很容易就吸引學生去閱讀了。
播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電影視頻,然后教師講解比較影視作品與原著的不同之處,引導學生閱讀原著,體會經典之處。
呂叔湘老先生說過:“課外閱讀的指導很重要。”對于厚厚的一本名著,我首先指導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教會學生“怎么讀”才會更有效。
第一步先讀前言、目錄和后記,這樣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本書的概況,對于理解作品更有幫助。如《朝花夕拾》,這是一部“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對于初中生來說溫馨的回憶好看,但要想真正理解“理性的批判”不容易,這類作品前言和后記的閱讀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它能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的意圖,之后再去閱讀理解作品會更有益。目錄是一本書的綱目,對于學生整體把握名著的內容很有幫助,尤其長篇古典名著。如《西游記》《水滸傳》,目錄的閱讀直接指導著學生對每一章節人物情節和內容的理解。所以,整體把握,前言、目錄和后記很重要。
第二步要精讀、略讀相結合,靈活運用瀏覽、速讀、默讀等讀書方法。名著大多篇幅較長,長則數萬字,從頭至尾字字句句斟酌,費時費力沒有必要。這就需要指導學生把握重點,采取精讀、略讀相結合的方式,略讀時速讀、瀏覽整體把握內容,精讀精彩部分則可以采用默讀,邊讀邊思考,亦可以出聲朗讀,體味作品之精彩。當然學生速讀,瀏覽、默讀等方法需要在課內課文的學習中有意識的加以指導和訓練,這樣才能運用自如。
第三步做點讀書筆記,摘抄、做批注、列提綱、制卡片、畫圖表、寫心得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學生讀文學作品,教師要指導思考:你喜歡作品的哪一方面?你有什么收獲?你有摘抄嗎?你能將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誦給大家聽嗎?讀而不思則罔,思考就該讓學生了解該如何思考,思考哪些問題,有什么收益。同時更要教給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對摘抄什么內容,怎樣做批注,怎樣寫讀書心得等做具體細致的指導并給予示范。當學生將讀書積累的集子自己命名為《書海拾貝》《向日葵》《蓓蕾集》等的時候,這成為孩子們初中階段不可多得的讀書記憶。這樣時間長了,學生逐漸就會形成讀書的模式,會閱讀,知方法,有成果。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學習是屬于學生在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基礎階段,只有通過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基礎能力,才能讓學生加深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并且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