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350)
通常情況下,新手教師態度認真、工作積極,但在教學行為和效果上和其他階段的教師相比有不少差距。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僅僅恪守原則,犯教條主義的錯誤,缺乏對不同教學情境的分析,缺乏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不能及時總結經驗。和專家水平教師相比較,新手教師在對學情的分析、教學的靈活性、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特點及創造性教學風格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同時,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環境、教學方法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需要高等職業院校新手教師從教學目標、培養方式等多方面了解、學習。如何幫助高等職業院校新手教師順利從新手水平過渡到勝任水平,擺脫職業生涯的發展困境,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本文將從教師角色的認知、教師心理健康的關注這兩個角度,分析高等職業院校新手教師所面臨的兩個困境,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高等職業院校新手教師,大多數是本科教育(含本科、研究生)的畢業生,有一定比例沒有系統接受教育學相關的培訓,也沒有職業教育相關學習經歷、從業經歷,對于職業教育教學的認知還是從本科教育的角度出發,不能脫離自身經歷看待職業教育。新手教師經常以自身經歷的本科學習模式為職業教育教學模版,忽略了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與普通全日制??平逃牟煌雎粤私處熍c學生對待教育的角度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手教師必須在上崗教學之前,對職業院校教師的角色有明確、清晰的認知。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扮演好“傳道者”、“授業者”、“解惑者”這三個重要角色。
作為“傳道者”,新手教師需要成為管理者、育人者。首先,必須將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區別開來,認清兩者的生源差異。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在“高考”環節申請本科落選的學生。他們的文化課成績與本科學生有差距,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自我管理存在一定問題,在教學管理中不能采用本科院校教師教學、學生自我約束的模式,需從他們薄弱的環節進行強化。例如,在宿舍文化、上課出勤等方面強化管理,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習慣、樹立正面、積極的價值觀,保證學習狀態和學習時間,督促完成學習任務。
作為“授業者”,新手教師需要成為一個學習者、匠者。為了成為“學習者”,新手教師需要進行系統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理論學習并積極實踐。教師自身也要與時俱進,堅持學習,培養“終生學習”意識。自我學習的目標包括提高自身學術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并運用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授業者”,不僅需要傳授“學業”,還需傳授“專業”,扮演好“匠者”角色:掌握在專業領域的專業化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能力,能夠將該領域的實踐經驗、操作技巧融入日常教學,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職業技術技能人才。
作為“解惑者”,新手教師需要成為學生的傾聽者、分享者。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成長道路上的榜樣、明燈。新手教師需要重視言傳與身教,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情況。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積極、良好的互動是促成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一個不敗法寶;課堂外,學生與老師的及時溝通,都是完善課程體系、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環節。學生的心理問題復雜多樣,新手教師不能忽略這些問題,通過課堂上的互動與觀察、課堂外的溝通與傾聽,及時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化簡問題,降低問題發生率,保障學生健康發展。當面對存在心理疾病的學生,新手教師需及時向學校反映,向心理專家求教,降低因自身心理技巧不專業而導致問題的嚴重的可能性。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其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心理健康還直接制約其工作效率: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會使其智力、情感、意志力等得到正常發揮,有助于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相反,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則會導致使教師患得患失,不能有效管理情緒和沖動,容易出現過度緊張、焦慮甚至抑郁,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教師良好心理健康是學生良好心理健康的保證。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極易被學生學習和模仿。教師的極端不良情緒很容易傳感至學生,起到負面、消極的教育作用。
新手教師由于沒有教學經驗,缺乏系統教育心理學的培訓,入職之前對教學工作有理想化的目標和設想,在工作中容易投入過多的個人感情,考慮學生認知情況不足,教學中不講究方法、技巧,容易忽略一些教學細節,易導致教學問題的發生。同時,新手教師兼具教學、學生管理、專業、科研等多重壓力,心理負擔較為沉重。簡單的教學壓力可以通過相對單一的努力學習、多鍛煉就能得意改善。若遇上較為嚴重的教學問題,例如學生心理疾病、教學事故等具有不可逆轉性的教育教學問題,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不合理疏導會嚴重影響今后的教學生涯。
高職院校需高度重視新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完善新手教師心理疏導機制,合理利用心理咨詢中心,不定時采用講座、心理培訓、拓展訓練等多種方式對新手教師進行心理培訓和輔導,幫助其掌握教學管理基本方法和技巧。為新手教師開放心理咨詢室,密切關注新手教師在成長階段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并糾正心理問題。同時,新手教師需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習教育心理相關知識;碰到教學難題,與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教學過程,切勿冒失激進,放松心情,擺正教學心態,以陽光、積極、嚴謹、認真、自信的態度面對工作、面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