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齊 鳳 季又君 李東興 姚玉玲
(1.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2.石家莊中天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3.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隨著社會技術迅猛發展,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縮減培訓成本是增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在選聘人員的時候,企業希望新聘人員能夠迅速上崗,減少培訓時間,這就對應聘者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等崗位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給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1]
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任務,如何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發展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高職院校真正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職業工作過程中需要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割裂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當前高職教育的改革重點就是課程改革,因此,要切實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就必須解決理論——實踐這一羈絆。[2]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是一種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它將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了技能訓練,又使學生學到了扎實的理論知識;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這種教學模式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適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探索出適合高職課程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3]
目前本課題,國內已有過就某一個方面的論述和研究,但缺少就某一門課程系統的改革研究和實踐應用。
我國職業教育面臨問題:一是傳統的學科型教育模式向職業型教育模式的轉化;二是理論與實踐真正意義上的結合;三是高職的生源質量嚴重下滑,學生基礎知識普遍較差。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實現“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發展為宗旨”的能力本位職業教育教學目標。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但目前在工程類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尚未形成特色鮮明的成熟的模式,因此,課題組以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為例,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為工程類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校期間得到足夠的實踐鍛煉,掌握必要的技能,提升職業能力,使其能夠在畢業后迅速勝任工作。
學生在校期間課程標準是應掌握的特定的技能、知識和態度的非常清晰明確的描述,規定學生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學科領域應該獲得的成績、行為以及個人發展,為學生就業做準備。它是針對某一門課程的目標、內容、組織以及教材編寫要求等要素的規定。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標準,就是在調研工作過程的基礎上,規定的教學要實現的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因此,以人才培養方案為綱,制定基于工作過程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標準,對整個課程進行科學安排。
完成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的實施者是教師,因此,要實現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就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教師專業理論知識深厚,而且具備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具有對教材分析及組合的能力,以及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過程掌控能力,因而,制定出課程教師的任課標準。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不是理論和實習的機械疊加,而是一種教學理念的升華。教師要真正地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角色,引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學習經歷的設計者,是學生行動的引導者,是課堂組織的導演者,是效果反饋的提供者。教師靈活應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方法等,才能發揮出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的優勢,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教。這就需要對每個教學情境進行設計。[4]
培養技能人才的保障便是實訓,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教室將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實現教學設施與多媒體設備、實訓設備整體一體化配置,從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考核辦法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改革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綜合素質納入考核評價之中,是“基于工作過程”教學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根據課程的性質,研究探索出適宜的學生考核辦法,從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要以過程考核為主,結合結果考核。
課題組以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為載體,對以上內容進行了研究,并有代表性的進行了實踐,受到了學生的良好評價。
總之,在目前的形勢下,高職院校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以大力發展課程建設為基礎,校企合作、優勢互補、互相滲透,從而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打造一流“雙師型”教師隊伍,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才能確保課程改革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使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具有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