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第二小學 廣東廣州 510800)
對于每個學生而言,小學數學可以說是他一生最早接觸的比較完善的數學系統,雖然其中有些會在日后的學習中被修正完善,但是作為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數學尤為重要。 “備教材”是備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梳理、篩選并把握小學階段的數學核心知識,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師通過挖掘核心知識的本質特征及其內隱的數學思想方法,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構內容結構體系,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可以說,教師對教材的深層領會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就以201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為例,談談我們在備課中應該如何把握教學內容的核心知識,從而做好文本預設。
“用字母表示數”這個內容在新教材改版后確實是有較大的變化,在備教材時就要真正走進文本,與編者在數學領域的字里行間進行無聲的對話,揣摩文本作者的編排意圖和設計思路。新教材所用的例子比較多,而且多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能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培養符號化意識,提高概括能力,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與新課標的總目標“學生能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相結合。新教材的例題中都體現了“用字母表示數學關系”這一核心知識,這與舊教材在編排上有很大的不同。
有了對教材的深入了解和把控,對其內容前后聯系進行深度挖掘,準確把握其本質和內核,把握其內隱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樣我們才能對教學內容的核心知識進行把控。“用字母表示數”很多老師是不會感到陌生的,就是因為這樣的熟悉感,給老師們在教學新版的“用字母表示數”的內容時出現了一種思維定勢的誤區,更多的老師還以為字母只表示一個數,并沒有關注到它更大的一種功能是表示一種數量關系,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對核心知識的把控不到位,造成學生學習的障礙。[1]
新教材中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還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本單元教材的編排,不再從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數、一般的數起步,而是直接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開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即根據數量關系的陳述寫出代數式,這是進一步學習代數的基本技能。對于小學生來說,起初會有一些困惑,因此教師在把握核心知識時要清晰明了。
抽象是數學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數學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從一開始就應有意識地利用教學內容核心知識的內容,滲透數學抽象思想,啟發學生在抽象概括數量關系的過程中理解結論的一般性,體會字母、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教師在備課中要能夠把握到本章節內容的核心知識,抓住教學重、難點,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構內容結構體系,分析、梳理知識脈絡,引領學生參與知識建構的過程中來,促進學生數學思維、數學素養的提高。[2]
教師關于教材獨到的見解、教法的創新以及教學看似神奇的預設,從根本上說,主要是基于對文本的精心研讀與深入理解,對于文本解讀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教學的效率和高度。我們教師在課前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文本進行多元的解讀,從而設計出有效的課堂教學預案。[3]
“用字母表示數”一課中,已知父親年齡比女兒大30歲,用a表示女兒的歲數,那么a+30既表示父親歲數總是比女兒歲數大30的數量關系,又表示父親的歲數。這是學生初學時的一個難點。基于學生在生成新知時會遇到這些難題,教師在文本預設時就應該考慮到,并想辦法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理解。首先,他們要理解父女年齡之間的關系,把用語言敘述的這一關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次,他們往往不習慣將a+30視為一個量,常有學生認為這是一個式子不是一個結果。而用一個式子表示一個量恰恰是學習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個基礎。因此,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保證基礎,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分析a+30中,三個數學元素分別表示什么,并利用表格的呈現,分析各個量的變與不變。也可以作這樣的教學流程的預設:1、感悟字母表示確定的數和不確定的數;2、感悟字母式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3、感悟表示一個結果、一個量、一種運算。教師要是能做好這些預設,學生的重、難點得以突破,核心知識能夠扎根學生的心里,才能真正的獲得知識技能。[4]
一堂課前,我們總會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而教學的每個設計、每個活動都離不開課前預設。預設時,我們要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我們課前調研。例如:在這節課“用字母表示數”中我們課前應先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在什么地方?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對什么知識重點或難點產生困惑?教師在課前務必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做好分析對比的。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作出怎樣的回答?這些,都是預設時教師須去全面了解的。因為只有在預設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認識生成,才能真正駕馭教材、真正“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才能更好地解決教學內容的核心問題,教學效果才能得到保證,學生才能真切地構建核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