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撫順市育才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8)
隨著我國現代課改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也成為我國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理念。對于音樂教學來說,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科目,音樂教學一方面不被納入考試,另一方面由于主科的所占比重,較其他科目更大,所以學生往往對,音樂教育學引起的重視度較低,認為音樂課程并不重要,所以也就導致中學生在進行音樂課堂學習時,重視程度欠佳。所以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應用合唱教學是現代教學的新方案,也是現代音樂教學人員共同討論的話題。所以對中學生進行合唱音樂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幫助。[1]
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則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根據課堂的不同內容,提出相應的合唱教學方案。合唱教學能夠有效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合作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合唱活動的開展或制定時,應當注意合唱內容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果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過于嚴格,以合唱隊的要求對中學生進行指導,則有可能導致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較低,導致合唱教學的效果沒有完全體現;如果合唱教學的方式開展,不適合學生的音樂素養,則有可能導致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出現“開小差”的情況,而忽略音樂教學內容,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而隨著學生學習階段的不斷發展,也應當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學習要求。所以在應用合唱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狀況進行深入了解,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保證對班級學生的基本資料進行掌握;一方面做好分組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案。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學對音樂課程的重視度較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額外注重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重視度和音樂素養。教師也應當盡可能采用播放合唱錄像和合唱指導視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合唱素質培養,一方面來說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來說,也能夠改善學生的合唱水平,使學生意識到合唱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2]
音樂屬于一種美學科和欣賞類學科,而音樂也來源于生活中,所以在課堂上開展與生活相結合的音樂生活課堂,對于音樂教學來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想要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則應當有教師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且開放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合唱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音樂的美妙,必要時也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優秀的合唱范例,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審美標準。[3]
基于此,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課內外知識相應的結合,來將學生的合唱教學學習中。例如在進行相關的音階時,教師可以應用合唱的方式讓學生并排站好,各自代表一個音階,而教師點到誰學生既可發出相應的音調,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性,使學生能夠在記憶音階的同時,了解合唱的基礎,從而起到合唱教學的應用效果。[4]
在進行中學生音樂教學時,往往需要涉及到一定的歌曲教學和音調教學。歌唱教學和音調教學都是現代中學音樂教學的重難點所在,所以教師在應用合唱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狀況,為學生安排合唱隊中合適的角色,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容易在合唱時體現出自身的優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應當僅僅教授學生如何對歌曲的表達內容進行品鑒,還應當著重強調歌曲中詞曲應用的美感,教授歌曲時即可讓學生對歌曲進行聆聽,對其中的曲調進行賞析,幫助學生了解歌曲之美,建立相應的歌曲品鑒基礎。例如在進行歌曲教學時,歌曲中往往蘊含情感豐富,語言優美,教師可以播放音頻文件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歌曲的朗朗上口,并在聽的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內涵,而在教學完畢后,教師也可以通過拓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分組合唱訓練,并且以課堂表演的形式在課堂進行合唱比賽,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充分培養學生對音樂和合唱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選擇班級內音色和天賦較好的學生作為領唱人員,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的優勢加以明確,必要時也可以為,學生的前途提出音樂發展的建議。[5]
總而言之,采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中學音樂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也是體現現代音樂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對合唱技術進行靈活運用,把握好合唱教學的分寸,聯合課堂教材,對學生進行音樂能力培養,幫助學生將所學到的課堂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從而起到素質教育的效果。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不斷豐富自身,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將其應用于實踐教學中,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與學生共同進步,從而達到素質培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