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石化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青島 266108)
隨著當代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也引發了環境的加速惡化,作為我國公民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對環境進行保護,需要我們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國政府報告中曾指出:職業教育需要處于更為突出的教育位置,讓所有的教育實現真正成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體系。這項重大的改革促使中等職業教育成為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大多都是直接面向社會,但是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與伴隨惡化的環境,在此,中職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環境科學知識,從中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這也需要中職教育的加強,也是屬于中職教育的教學任務。[1]
培養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環保意識——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中職化學教師應當在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與環境保護相融合。比如金屬冶煉,在對金屬冶煉的時候會產生對環境有危害的“三廢”,在了解“三廢”的同時,也可以引領學生對“三廢”的思考:該如何處理才不會使得環境受到污染的問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環保意識。這樣的課堂設計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產生思考,引發討論,開拓思維,還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促進課堂授課的活躍性,達到授課的效果,也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2]
在化學課程中,通過化學實驗課,讓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可以通過親身經歷,對其擁有深刻的意識,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一定的拓展,對化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并且又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實踐性要求。在理論課堂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中職化學教師應當在保證授課的前提下,充分的為學生灌輸環保意識的內容,并聯想環保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提高,擁有更高的品質,還可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3]
培養中職學生的環保意識,促使學生對環保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的環保習慣。比如,在學生得知一次性產品會對社會帶來環保污染的時候,應當從旁引導學生不使用一次性產品。還可以鼓勵學生設計環保產品,從實踐中更深化環保意識,比如設計環保袋,將可循環利用的物品,重復利用改造,設計制造出環保產品。在實際的動手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習慣,從一點一滴開始,積少成多,讓量變形成質變,讓生疏的環保行為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形成環保習慣,讓環保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推廣。更多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能夠為環保事業做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和共享。
在中等職業中的化學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需要與時俱進,為學生選擇更加適合的化學教材,化學教師需要對化學教學、化學授課、課堂互動等方面進行完善,并融入環保的教學內容,比如對相關的實驗操作進行分步驟解讀,并解釋其中的作用和應當注意的事項,才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結合硫酸等酸性化學用品的制法,介紹“三廢”會帶來的污染后果和處理方式等問題的探討和研究,讓教材理論與環保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在接受化學基礎知識的時候,還能開拓思維,產生聯想,并能培養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的授課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中等職業教育的化學課程除了需要依托教材的理論基礎,也離不開實驗帶來的研究數據。中職教育的化學老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善于利用實驗手段,讓學生直接的參與實踐過程,最直接的體驗實驗發生和感受實驗會出現的情況。比如在氣體的實驗上,遇到有毒氣體的時候,應當如何處理,才可以阻止有毒氣體排放到空氣中,選擇怎樣的方法才可以處理有毒氣體;還有對“三廢”的實踐處理,使其能夠達到真正的回收,不污染環境的目的等等的實驗項目。在開設實驗課的時候,化學教師應當做好相關的實驗方案,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在充分參與實驗過程時,引導學生參與對環境保護的思考,并且實際參與環保的處理行為。實踐課程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術還有讓環保意識得到一定的升華。
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學校應該鼓勵中職學生走出校門,參與更多的課外活動,從中實踐已經學到的知識。單純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化學教育已經滿足不了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更進一步,將環保教育轉化為校外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到相關的工廠進行參觀學習,感受最直接的化學知識和環保教育;帶領學生到受到污染摧殘的湖泊、森林等進行參觀,讓學生最直接的感受到污染對我們帶來的傷害和需要保護環境正處于十分緊迫的狀態中。讓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了解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并且直接的事實反應能夠讓學生生成更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參與環?;A的工作,切身體會環保工作的困難,卻又能感受到其重要性。有利于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從一種簡單的意識轉化為身心一致的環保意識,不僅要樹立意識,也要切身參與保護環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推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重中之重,需要我們樹立堅定的環保意識,并且付諸實際行動,從一點一滴做起,讓環保在潛移默化中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國現今的教育中,中等職業學校也應當承擔起對環境保護知識的傳授,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化學教育課程能夠結合環保知識對中職學生進行教授,繼而使學生能夠增強對環保的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在實踐中讓學生懂得環保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能夠傳播環保意識,從習慣到自然為社會做出屬于自己的一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