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語言,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將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小學英語是學生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基礎累積階段,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培養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激發和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養成初步的英語學習習慣。本文通過實際調查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對其英語學習進行了分層:第一,基礎薄弱型;第二,興趣缺失型;第三,基礎較好型。然后,分析了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且根據不同層次的情況,介紹了可以應用的相關分層教學手段,包括聽、說、讀、寫和評價手段。
1.分層教學模式。小學英語的分層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學習情況,對他們采取的不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以達到教學目標。本研究中的分層教育模式,主要是從培養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入手,并且對其進行不同的教學評價。
2.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的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學生的信心,激勵學生的學習斗志,使之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最終達到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目的。
根據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本文總結出了以下幾種分層教學手段:
1.基礎薄弱型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主要表現在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了解不夠,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比較差,英語詞匯量少,而且不善于進行英語表達。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偏向于培養其基礎能力。
(1)聽說方面,對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多注意日常生活中使用簡單的英語口語,如打招呼時多用一些英語口語:“Nice to see you again.”“How about your family?”向這些學生打招呼和溝通,鼓勵其開口同教師說話,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讓學生能處于一個英語環境中,克服簡單的英語語境障礙,教師多說,學生多聽,也就多練習學生的基本英語聽說能力,為復雜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2)讀寫方面,對于這種類型的學生,教師可以加強其基礎知識的訓練,教學時多訓練其基本英語知識,課后練習課可以以反復抄寫記憶單詞和簡單的語句為主,并且課堂上要及時對學生訓練的內容進行檢驗,提高訓練質量。
(3)評價方面,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激勵評價為主,有的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時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由于學習基礎不好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學生。對此,教師除了要訓練他們的英語基本技能外,還要多鼓勵其學習成果,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自信,從而更好地進行其他層次的學習。
2.興趣缺失型學生。興趣缺失型學生,主要表現在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比較貪玩,等等。這類學生對英語學習一知半解,學習動力也是靠興致,高興了學習很多,不感興趣了就不聽講、不練習。
(1)聽說方面,對于英語學習興趣較缺乏的學生,教師可以多采用課堂互動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多對這些學生進行一些較難的英語提問,一方面吸引這類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使用較難的問題提問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斗志和求知欲。比如,在一堂英語課中,教師要教學與食物相關的單詞:hamburger,hot dog,orange,apple,cucumber,potato 等,就可以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學習環節,讓他們自己帶一些能用英語講出來的食物,并在課堂上用英語介紹各自帶來的東西,再讓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來總結同學們帶來的食物以及對其分類。這樣,他們就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參與度,最終提升學習效率。
(2)評價方面,對于英語學習興趣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采用反向刺激的激勵手段,教學評價時,多注意使用 You’re great,but you need more hard-work等評價語言,進而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斗志。
3.基礎較好的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其主要表現為對小學英語詞匯有一個基本的把握,能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濃,生活中善于使用英語進行表達等。
對于這類學生,教師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增強他們的英語感知能力。除進行基本的英語學習之外,還可以設計一些使用英語表達的情境,教師首先對情境進行教學講解,接下來要求學生對其進行記憶理解和實際演練。例如,學習到描寫外貌特征這一章節時,就可以在學習了課本內容后,使用“What is he/she like?”等句式,和Tall,thin,strong,slim等外貌詞匯,向學生布置分組練習,要求他們兩兩分組互相描述對方的外貌特征,并且在課堂上進行對話演示。這樣的訓練方法可以讓學生靈活使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對該內容進行簡單的加工,再自己使用英語表達出來。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英語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但也不僅僅拘泥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使用,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重點是多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細節。
評價方面,對于英語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多采用反思式評價手段。對于學生的成績,除了表揚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學習的過程,找出他們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或者是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這一過程中,讓他們逐漸形成一個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方法基礎。
無論是英語學習基礎較差,英語學習興趣不高,還是英語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在采取分層教學方法時,都要注意公平和公正。不能因為某個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好就偏向他,課堂就只與這些學生互動,也不能只滿足基礎差的學生而一味布置難度低的作業練習,或只為了訓練成績好的學生而布置難度高的作業練習。總之,不管是什么層次的學生,教師只要細心觀察,了解到他們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再結合分層教學手段,就能制定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方案。
鑒于小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情況,小學英語學習更多的是要靠教師引導。教師若能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就能夠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最終實現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