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任力是指一個人能有效地或者出色地完成工作,他所具有的內在的基本特點。[1]現有有關勝任力研究的結果表明,勝任力能夠有效預測職業成就。[1-4]
我們認為,軍訓教官的勝任力特征是指: “軍訓教官在軍訓工作中,能夠有效或者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個體潛在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認識、動機以及相關的人格特點等個人特征。”一個教官的成長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其勝任力提高的過程。因此,我們研究軍訓教官的勝任力特質,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理論研究的空白,而且對于選拔教官、培訓教官、自我提升和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研究目標】
通過文獻查閱、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初步提煉出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項目,進而構建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因子,并分析出可塑造特質和不可塑造特質,以及核心勝任力特質等。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5]
2.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亦稱“書面調查法”,或稱“填表法”。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種調查手段。
4.訪談法: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研究者運用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復收集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很好地彌補了問卷調查的局限性與不足。
【研究過程】
1.依據軍訓教官勝任力的概念,軍訓教官勝任力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認識、動機以及相關的人格特點等個人特征。
2.通過文獻綜述,訪談,以及對教官的調查,我們分析出40個軍訓教官可能應該具備的勝任力特質,形成《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問卷》。問卷舉例如下:
問卷指導語:請你對以下軍訓教官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特質判斷其重要性,分為5個等級,數字越大,代表越重要。
(1)文化知識 1 2 3 4 5
(2)專業技能 1 2 3 4 5
……
3.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對象是我校軍訓教官38名、省內其他軍訓基地的教官282名,本校熟悉軍訓工作的領導和老師10名。
(1)采用5級量表對各勝任力特質的重要性進行判斷。
(2)在每個因子中選出你認為可以在本德育基地培養和提高的特質。
(3)在每個因子中選出你認為很難提高或很難改變的特質。
4.用SPSS進行數據統計。
【研究結果】
1.優秀軍訓教官應該具備的勝任力特質。通過以上對教官特質或品質能力的分析,我們對相似的特質進行歸類,發現了4個一階因子、8個二階因子和40個勝任力特質,見表1:

表1 優秀軍訓教官的勝任力特質
在本德育基地教官的調查中發現,這些特質因子中,他們認為的重要性最高的是“愛崗敬業”和“軍人氣質”,重要性等級均為4.95(5級評定問卷);最低為“幽默”3.58;所有特質因子的平均數為4.35,標準差為0.32。此問卷的肯德爾和諧系數(評分者信度)W=0.257,漸進顯著性概率為0.000小于0.001,相關非常顯著。此問卷的評分者信度高,說明我們所選擇的詞匯都是很典型的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
2.軍訓教官勝任力的核心特質(重要特質)。在上述特質因子中,有些因子是軍訓教官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我們叫他核心特質。核心特質在選拔教官時要尤其注意,選拔具有核心特質的教官,關乎軍訓工作的質量;同時在培養教官時也要著重培養這些核心特質。根據對本德育基地軍訓教官的調查,我們選出27%的14個高分特質因子,作為核心特質,見表2:

表2 軍訓教官勝任力的14個核心特質
從表2中可以看出,對于軍訓教官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軍訓教官,就要具備以上14個特質因子,它們是,愛崗敬業、道德感強、榮譽感強、事業心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管理組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要有軍人氣質,工作中要嚴格、嚴謹、耐心、認真細致;同時還要有自信和自尊。尤其以“愛崗敬業”和“軍人氣質”最為重要。
3.可塑造特質和難塑造特質。在教官勝任力特質中,可塑造特質是指在來德育基地后,可以通過基地的培訓以及教官的學習可以很快提高的一些勝任力特質。可塑造勝任力特質有利于教官的培養和自我提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區分一下可塑造特質和難塑造特質。每個特質類別中,都會有可塑造勝任力特質和難塑造勝任力特質。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的可塑性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有3個因子既是可塑造的,又是難塑造的,即,文化知識、調控學生情緒能力、勤于鉆研。經訪談發現,這3個因子都是教官們、特別是年輕教官比較欠缺的,因此在難塑造特質因子選擇時選了這些,同時這些技能和特質在當前校領導比較重視,正在進行培訓,所以有的教官認為它們是可塑造的。
根據以上勝任力特質因子的可塑造性情況,我們可以在選拔教官的時候注意選拔不可塑造特質比較好的教官。而在對教官進行培養時首先注重可塑造特質的培養,而后逐步對難塑造特質進行培養。

表3 軍訓教官勝任力特質的可塑性
1.本德育基地軍訓教官已經具有的勝任力特質。

表4 本德育基地教官已經具備的勝任力特質
從表4中可以得出,本基地軍訓教官已經較好地具有以上特質。但是我們也發現在14個核心特質因子里,我校教官有幾個因子還不夠突出,主要有:教育教學能力、自尊、榮譽感、耐心、嚴謹5個特質因子。這將是我們進一步提升教官素質的重點,對于一些教官提升這5個因子的阻礙因素要進行改進。
2.本德育基地軍訓教官欠缺的勝任力特質現狀。調查結果顯示,本基地軍訓教官仍然欠缺以下特質,見表5:

表5 本德育基地教官欠缺的勝任力特質
1.有利于選拔教官。傳統的觀點認為,部隊退役官兵已經熟悉了各項軍訓技能就足夠了。但是來德育基地后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他們還有一些欠缺的地方,特別是一些難塑造的特質是很難培養的。而在選拔軍訓教官的時候如果能依據一定的勝任力特質條件進行選拔有助于避免上述問題。
在選拔教官的時候,可以有以下3個步驟:①根據備選教官在部隊的平時表現鑒定情況和部隊領導的訪談,了解備選教官的文化知識、組織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敬業愛崗、事業心等特質;②通過實操訓練,了解備選教官的專業技能、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情緒調控能力、軍人氣質、嚴謹性、活力等特質;③在面試中通過設置情境問題,發現備選教官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決策能力、情緒覺察能力、溝通技能、自信、軍人氣質、事業心、計劃性、活力等特質。
同時還應該特別注意核心特質的具備情況,同時避免選拔難塑造特質的部隊官兵。
2.有利于指導和培養教官。教育形式的轉變和豐富,對軍訓教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僅憑教官現有的專業技能只能勉強達到基本訓練目的,不能盡善盡美。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豐富教官的專業技能,提高各種能力和完善人格特點。
基于勝任力特質分析,針對軍訓教官具體工作要求,結合現有人員的素質情況,可以為教官量身定做培訓計劃,幫助教師彌補不足,有的放矢地突出培訓重點,從而提高軍訓教官的勝任力。如專業技能、教官業務能力、人文修養、工作職責及職業道德、中小學生心理特點、壓力應對和情緒調控等方面的培訓。
教官基本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范教育,多是自己總結帶訓經驗,完成訓練任務。向教官教授一些教育原理、教學管理方法等教育學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可帶領教官多參與一些素質提升的培訓,也可與其他基地的教官交流工作經驗,從而完善教官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更好地完成訓練任務。
3.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評價機制。我們對教官的評價往往從結果來看,這就導致了現有評價方法中重評比、重結果,輕教育功能,忽略教育方式方法的問題。
學生到校參訓時,德育基地相應制定了一系列的實訓細則及要求,如“學生日常規范”“學生訓練要求”“宿舍內務要求”“餐廳用餐要求”“校園區域衛生清潔要求”“集會、參觀展覽要求”等。這就要求教官必須按照這些規則要求去教育學生、管理學生。但一些教官為了各項的評比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往往把精力放在有評比的項目訓練上,與評比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則不要求學生去認真做好,或者讓學生隨便應付,根本沒有嚴格要求學生。這種只注重結果不注重方法和細節的措施使得教官們只訓練那些有利于外在表現的東西,難以深入學生內心,讓學生在內心上產生改變。這就有可能會讓學生訓練中反感,訓練后逆反的結果。
更有,軍歌的學習過程縮短,拉歌的競爭更是沒有,這些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不是評比項目而忽略了,這就有悖訓練的宗旨。所以教官必須正確處理這個關系,只要從細節點滴做好,才能真正搞好訓練,提高效果。
欠科學的評價體制是無法激勵教官工作積極性的,反而會造成教官對領導的抱怨,對同事的不滿,加重個人心理壓力。因此,要及時修正過分嚴苛的評價條例,制定合乎教官實際情況的評價機制,令其能正確認知單位期望、個人工作表現、自身發展需要。
另外,軍訓教官勝任力是影響學生軍訓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會影響教官職業成就感的獲得。本文通過探討教官勝任力特質,提出了軍訓教官勝任力的4個一階因子、8個二階因子和40個勝任力特質,并進一步分析出可塑造特質和不可塑造特質、核心特質等,以期有助于德育基地教官的選拔、培養與評價管理。
當然,本文中并沒有根據教官的勝任力特質的結構制定出相應的教官評價體系,這將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而且軍訓教官的勝任力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形成必然要經歷一個由模仿、到創造、到獨特風格的階段。如何在不同階段給予教官不同的幫助,這都將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