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導致人的精神生活相對貧乏,尤其高中學生,為了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只能摒棄一切雜念,努力地學習。他們每天為了成績而奮斗,很難停留下來去感受生命的快樂與喜悅,致使一些學生找不到生命存在的價值,甚至陷入了無比痛苦與憂傷的生活中,有些學生甚至會放棄自己的生命。學生就像一棵棵久旱的小樹,熱切地需要心靈的安慰、情感的交流與人生的指引等,而生命教育是人們痛定思痛之后對學校教育發出的呼喚。
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首先應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發展進程,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讓他們了解生命的意義,體驗生命的難能可貴。新生命是一個死亡孕育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好比人的發展進程——從猿到人的進化。例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就足以證明人的生命的可貴。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無論是原始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都還存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要學會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如果不適應社會,就有可能遭遇淘汰。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生命的短暫,使他們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生態學的知識,讓學生明白自然法則及生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從中讓學生領悟出一些道理,使他們能夠對生命的思考進入更深層的階段。在教學中,教師也要讓學生明白,在自然界中,無論是高等生物與低等生物,還是簡單到復雜,是陸地或海底,都有其生命力存在。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讓他們能夠認識到生命的和諧。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從素材中探索生命的美好,讓學生對生命有美好憧憬。但在高中生物學中,這些內容并不是專門針對生命教育展開的,從一定意義上講,生物學與生命教育也是存在較大的區別的。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詳細地解釋生物學中的內容,才能針對教材內容進行生命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身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新生命的由來難免存在好奇,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中的一些知識,從生命的起源對性進行全面的解釋,使學生的性心理更加成熟,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去看待兩性關系。比如,當講到艾滋病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新聞媒體雜志或網絡中搜集艾滋病的相關內容,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其對艾滋病的防護措施等,讓學生對不良性行為所產生的危害有個全新的認識,從而建立起健康的性理念。除此之外,對遺傳方面的知識也應當進行講解,要讓學生知道近親結婚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在開展具體的生命教育過程中,需要兼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部分到整體的教學步驟。讓學生一步步理解生命的意義,再讓他們體驗生命存在的客觀規律。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生命教育的教學設計,可根據具體內容對生命進行分解教授,按照教學設計一步一步進行教學指導。接著,再進行系統科學的生命教育,貫徹整體的生命意義,讓學生了解生命是從部分到整體一步一步組成的。此外,還可以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設計分析講解,加深學生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使之體驗生物學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研究“質壁分離”時,學生可以通過質壁分離的物質過程進一步地了解生命演示的過程,從而對生命有了進一步地了解與認知,可以認識到從簡單到復雜、從部分到整體的物質形態,并更好地從生命中對簡單事物的了解加深至對復雜事物的了解,一步步地將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運用到生活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人生的了解與感悟,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
認知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通過切身體會而得到的,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來獲得心靈上的感受,形成具體的認知,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又可以讓學生在心靈深處形成對生命的敬畏。在體驗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生命有個具體的感性認知,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更加鮮活。由此,在具體的體驗中,讓學生對生命形成了一個心理上的認知,從而領會生命的內涵。在強調實踐性教學或者是具體的實驗探究等活動時,強調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固然,生命教育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實驗。傳統的高中生物實驗,廣大生物教師所推行的教學模式是演示講授,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生物理論、生物實驗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都有局限性,與此同時,又無法讓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實驗結論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先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授課中,讓學生說出這一實驗該怎么做,實驗的現象是什么,實驗的結果又是什么,等等。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的參與程度,而且也讓學生對整個實驗有初步的認識,然后由教師指出在實驗中的錯誤之處,再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也能避免他們在實驗中因操作不當傷到自己,也避免化學試劑的浪費。
比如,在講“細胞的癌變”時,教學前,教師可先讓學生去醫院調查癌病患者的類型、發病的原因、是否家族遺傳、病例中檢查哪些指標異常、哪種病發病率高等內容。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讓學生對癌變細胞產生的原因、癌細胞的特征及其預防有一個全新的了解,對生活中保持合理飲食、適度鍛煉的必要性有更明確的認識,從中也體會到生命的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僅讓學生對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還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從而讓他們學會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和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