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鳳凰學校 江西上饒 334000)
在這個學習型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等電子設備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甚至在學生群體中得以廣泛地傳播。這些電子設備輕便、易于使用,在很多領域都得以應用。這些“新工具”以視覺為直觀表達,音、形同時立體展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人們欣賞美的渠道,更是打開了學習美術的大門,為人們提供了美術學習、美術交流和美術創新的新平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新理念新目標,都對廣大一線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而“新工具”的使用恰好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宗旨不謀而合。本文基于初中美術課堂新工具的應用探究,從“立足學生主體、轉變教學觀念”,“契合應用原則、適合師生教與學”,“課前充分準備、課后及時延展”和“理論結合實踐、溫故磨煉真知”等四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措施。[1]
初中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好奇心強,價值觀、審美觀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要想真正將新工具運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得改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的單向灌輸教學,立足學生主體,從學生性格特征和個性化需求出發,不是將這種“美”塞給學生,而是在潛移默化中,通過“新工具”,將這種美傳達給學生,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美的探究能力與創作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新課改要求下,美術教師要能真正從思想上改變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在鉆研的基礎上,學會把握最新初中美術教學局面,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充分掌握“新工具”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性格和喜聞樂見之后,引導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趣”字當先,為將新工具更好地融入初中美術教學奠定夯實的基礎。
新工具種類繁多、范圍廣泛,面對這一情況,初中美術教師在選擇和應用新工具時,一定要注意結合教學實際,在適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基礎之上,堅持一定的應用原則:第一,適合師生;第二,趣味為先;第三,科學合理等。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去選擇和運用新工具,真正將新工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如江西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畫當年》這一課的教學,這一課的學習內容主要是革命舊址欣賞,簡單認識速寫,學會淡彩畫。在進入課堂前,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新工具,在合適、有趣、科學合理的基礎上,積極搜索與課堂內容息息相關的圖片,革命舊址的圖片選擇,可從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革命事件出發,選擇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事件的圖片。在簡單速寫的過程中,從簡單的速寫出發,逐漸帶入較為復雜有趣的內容等。真正將新工具的作用最大化,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愿意將自己沉浸在美術創作的氛圍中。
課前充分準備,主要是指初中美術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將本課相關內容以圖文并茂、圖與活動主題相結合或者有趣的系列圖片形式,通過新工具,如微信、QQ、郵箱等,將這些提前推送給學生,一方面提前讓學生知曉課堂內容,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搜集相關學習資料,為學習和深入了解奠定基礎。課后及時延展,主要指在正式課堂內容講解之后,根據學生的基本學情、出現的問題和教師自身的教學情況,對課堂教學相關知識點的補充。[2]
如在《可愛的吉祥物》這一課的教學中,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郵箱等新工具,在課后給學生及時發送學生課堂上感興趣的知識點、圖片和相關鏈接等。或者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為部分對這一課特別感興趣的同學,將相關延展的知識點進行拓展。除了我國的吉祥物,還有世界各國較有代表性的吉祥物,如美國的Sam等,進行展示,激發學生熱情,拓展學生知識面。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及時的復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和加深記憶,而且有利于知識的再消化。初中美術雖然不同于語數外等科目,有著較為復雜多變的知識點,豐富多變的知識結構,但初中美術也是與學生成長成才密切相關的重要科目,需要師生共同認真的對待。對于初中美術課本上每單元不同的主題,在課后對相關知識點的溫習,是學生知識延伸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工具的優勢,引導、監督和促進學生對美術不同主題的及時溫習,對于學生審美觀的培養和形成有著重要的聯系。
如在傳統的魅力《傳統紋樣》這一課的學習中,紋樣主要指的是器物上的裝飾花紋的總稱。在充分利用新工具的課堂上,學生記憶頗深,很容易融入課堂內容。甚至在課堂上,有的教師創新教學,用服裝設計的形式來對圖片進行對比,通過手機拍照,將圖片放進APP,并在校服上進行粘貼,這一教學方式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但很多學生在學完這課之后,大多只能記得當時課堂上具有代表性的幾張圖片,對于系統的理論知識早已拋棄在后腦勺。要想對這課有著系統的認識,除了課上的知識點學習拓展,課后美術教師充分利用新工具,深入學生群體,及時引導溫習相關理論和實踐,對于學生對于傳統紋飾的學習和認識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將新工具運用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有利于緊跟時代發展,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探索能力、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有助于豐富課堂、趣味課堂、和諧師生關系。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初中美術高效課堂的必備武器。但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將新工具運用于初中美術課堂,還需要不斷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