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第四中學 四川巴中 636000)
在現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中,人們不斷關注素質教學。與之對應的美術教學也不斷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都有利。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根據我國民族民間美術的特征來引導學生有方向性與針對性的學習,如此一來,就能夠使我國的傳統美術的優點與技藝得到非常好的發展與傳承。
學生通過對視覺感官來進行理解與認知,而出現一種對美的新的感受,這就是現階段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因此,在中小學的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美術教學存在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這種教育存在視覺性、人文性、實踐性。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提出了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與民族民間的美術進行有效的結合。由于現在具有的民族民間美術作品多數都是經過篩選而留下的精品,通過此類作品來指導學生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對美術具有進一步的了解。中小學的美術的教材編寫中較好地利用民族民間美術,選用了我國傳統的美術作品來指導學生,并且還簡單分析了與闡述了傳統美術、西方美術與現代美術。這樣不但可以體現出中國的特
有著名的心理學家把人們的認知發展劃分成了四個環節,即感知運動環節、前運算環節、實際運算環節、形式運算環節。中小學的認知發展差不多都處于實際運算環節與形式環節的初期。中小學處于美育的基礎階段,也是培養中小學生審美認知的重要時期,讓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應用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上是滿足中小學心理發展與認知進度的。因為中小學認知階段的特點,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加入民族民間美術,需要有具體的藝術內容或者作品來作為基礎。[1]
除次之外還可以有效的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并且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每個民族也能夠按照自己的文化與藝術特點來展開編寫,進而有效地體現出每個民族自身的特點,如此一來,還能夠使我國每個民族的藝術具有非常好的發展,進而具有一種多種多樣藝術的情況。
在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按照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在讓民族民間美術與教學有效結合的過程中,務必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與民族民間美術所存在的藝術感。例如,在面對一件華麗的朝鮮服、一幅漂亮的滿族剪紙等民族美術學作品的教學時,教師需要首先讓學生欣賞了解,其次,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再從淺到深的說明其中美的韻味與意義,以及其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與精神。在學生獲得一定的美術功底的時候,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例如,在學生欣賞一件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與分析美術作品,并且讓學生表達自己對這件作品的看法與見解,之后教師再對其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更多相同的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美術功底與欣賞能力,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是審美情感與對事物的認知,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領悟到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2]
在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建立有關的健全的評價制度,以此來有效的指導教學的教學方式,從而讓中小學美術教學更加科學合適地發展下去。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內容,都應該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認知進程與習慣,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的來進行評價,使學生在一種十分全面且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多方面的學習,進而使學生對民族民間美術的認知與感受都有效地提高。創立動態的評價模式,創新評價方式,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的方式來進行美術學習成果的評價,使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也可以收獲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民族民間美術的欣賞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給美術創作帶來啟發、提供動力。
在使用民族民間藝術來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最開始,應該使用有關的民族民間美術作品當作教學的材料,例如每類影像、光碟、圖書等。還可以采取創造出一種校園藝術環境,以此來獲得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然后就是應該全面利用校外的資源。教師在展開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提倡學生使用多種繪畫方法,以此來培養中小學生的繪畫思維與繪畫技巧,還需要考慮到中小學生的學習承受能力,務必要根據他們的思維方式有邏輯、有條理地展開教學,這樣來培養學生的縝密性思維。在美術作品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了解學生最喜歡其中的那一幅畫,喜歡的原因。學生的回答也許是:那副畫跟我家的玩具很想,那副畫跟我家的狗差不多等。采取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如此一來,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才能夠根據學生的想法來更好的教學。[3]
美術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實踐,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創作能力與審美能力。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具有更多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民族民間美術作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民族民間美術,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與創作能力。特別是那些小學生,就他們而言,獲得學生注意力最佳方式就是感官刺激,直觀感受與理論教學相比,直觀感受的作用好太多了。我國少數民族較多,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造就了不一樣的文化與藝術,這些才組成了中華文化。《中國民間美術教程》確切指出了民族民間美術,每一個民族在最開始出現美術的時候,都存在對祖先與鬼神的崇拜之情,祭祀所用的民族服飾、工具、器具等都具有濃厚的美術氣息;形式多樣的民間活動也具有著每個民族人民對生活與藝術的認知與了解,此類元素可以為美術教學提供重要的參考。在中小學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來欣賞這些民族民間藝術作品,了解其中的美學價值和民族文化。比如,教師可以采取組織學生參觀少數民族博物館的方式,或者參加民族藝術作品博覽會的方式,來讓學生能夠直接了解民族民間文化的魅力,并且讓他們結合獲得的啟發來進行創作。民族民間美術的實踐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可以給學生進行美術創作提供素材。
總之,只有培養綜合性的人才能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在中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知識積累,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由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因此,在時代發展的時候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民族民間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地把民族民間美術和教學活動進行結合,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美術與文化,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