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師專附小 黑龍江鶴崗 154101)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并且隨著社會的需求實現了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作為當下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很多科目的教育中。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比如在授課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為學生呈現出來,學生在這個階段會對視頻、圖片的內容更感興趣,并且對于顏色亮麗的內容也會產生新鮮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制作課件,并且通過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興趣。[1]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到美育的初始階段。要是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來加強對學生的教學,通過有效的師生溝通,來促進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更加充分的讓學生對美術內容進行感知。比如,如果學生受限于課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對大自然進行感知,將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等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且通過視頻為學生營造更加開闊的想象空間,這能夠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美學的心情,并且通過師生的交流,也能夠增進師生感情,筆者在授課中會積極的設置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并且及時的與學生進行討論,筆者發現學生通過在對視頻或者圖片進行觀看時,就會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整個課堂的討論氛圍也是非常激烈的,這樣能夠使得討論互動和課堂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更好的提升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2]
在美術課程標準中,對美術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指示。其認為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能夠讓學生通過對美術的學習來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感受、觀察體驗等,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不斷獲取美術中的美學價值,因此在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小學美術教學的時候,就是要能夠做一個合格的引導者,能夠凸顯學生在整個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能夠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在針對作品進行欣賞的時候,教師要能夠讓學生起來回答對作品的看法,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對作品進行介紹。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操作電腦,引導學生使用相關的軟件來對素材等進行設計,通過自己的繪畫或者制作圖案來比較相關的作品之間的區別。學生可能對于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不高,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基礎使用美術素材的功能即可。使用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傳統教學方法的有效使用,二者要能夠有效結合,才能夠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教師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背離了教育的原始目標。要能夠將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營造有效的學習氛圍,或者是讓學生能夠在相關的學習中享受美術作品帶來的魅力,這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美術素養,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相關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中會化被動為主動。只有有效的結合傳統教學方式,并且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
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其最主要的功能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形成優良的品德,都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因此教師也應該有效地接觸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對作品的欣賞,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以此來更好的實現美術教育中的美學價值。如果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作品欣賞教學,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搜索資料,而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資源,通過制作成ppt之后,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在作品欣賞中還可以配音,或者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欣賞美術,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多媒體感受到美術作品帶來的視覺沖擊。對于小學生來說,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可以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心理,從而針對相關的作品欣賞產生美感效應。[4]
小學美術對于學生的美育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要能夠認清當前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小學美術課程開展帶來的優勢,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授課。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更好的提升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中。教無定法,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班級的實際狀況來開展教學,以此來不斷提升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