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藝術學院 湖北宜昌 443002)
巴人和楚人,在我國歷史發展中都極富進取精神,在族群擴張與發展中取得了很多突破,巴楚文化深刻地影響了后來的發展與壯大,到現在我國的宜昌地區,還有十分顯著的巴楚文化,可見巴楚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之巨大。巴楚文化具有發揚蹈厲的進取精神,而且巴楚地區的群眾有著獨特的審美情感,這些特征也充分體現在巴楚文化的形式符號中,比如虎座立風十分壯美神奇,虎座鳳架鼓俊逸精美,一鳳斗二虎一龍的絲織品中,鳳鳥與龍虎流動果斷的線條,這些獨具藝匠妙思的設計,讓巴楚文化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得以凸顯。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巴楚文化的藝術魅力受到關注,可以對巴楚文化的審美價值進行進一步挖掘,并且傳承利用下去,讓巴楚文化永葆活力?,F代環境設計是現代設計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與傳統的風景園林相比較而言,環境設計的內涵發生了很大改變,環境設計不僅僅包括園林設計,還包括建筑設計、街道設計等,是對整個城市環境進行改善的過程,將巴楚文化引用到現代環境設計中,可以提高環境設計水平。[1]
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此時也是諸侯大兼并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巴地和楚地的群眾時而是敵人,時而是盟友,在歷史上兩地人民時而合作時而戰爭不斷,相互糾纏幾千年,大體上保持著你進我退但在漫長的發展中得到了自身族群的進步。兩地沖突與矛盾變化莫測,最終在戰爭與和平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巴楚文化”,促使兩種民族文化不斷融合交流在一起,這兩種文化在很長的歷史兼容中相互影響,不斷交流,互相滲透,日復一日的文化交流,讓巴人和楚人在文化發展中日益滲透,最終將巴文化與楚文化的精髓凝結在一起,即巴楚文化,是一種亦巴亦楚,但又非巴非楚的混融型文化。巴楚文化中的典型符號有以下幾種:[2]
第一,青銅器。青銅器主要有兵器和樂器兩種,以樂鐘為例,巴人和楚人的樂鐘最初都是仿制中原樂鐘的,一開始兩者的風格是不相同的,有巴式樂鐘和楚式樂鐘之分,后來楚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力發展起來,而且巴楚之間的交流十分密切,于是巴人便仿制楚式樂鐘,巴式樂鐘逐漸變成后來的將巴、楚風格融為一體的巴楚編鐘。
第二,漆器。漆器也是巴楚文化中比較常見的代表符號,在東周時期,楚人髹漆工藝十分發達,此工藝制作出的虎座立鳳、虎座風架鼓亦是巴楚文化的典型代表,
第三,紡織品。根據專家對史料的研究,中原文化進去西周時期,巴人已經開始蠶桑養殖,并且在發展過程中,楚人將刺繡和絲織工藝發展到同時期最先進的水平。平面效果的絲織品比立體的器物制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所以楚國的絲織品的樣式異彩紛呈,各式各樣,這些紋樣總體來講主要有四種,分別是植物紋樣、動物紋樣、人物紋樣、幾何紋樣,典型的巴楚文化風格主要體現在動物紋樣上。
視覺形象指的是人們從視覺效果上感受出來的一種直觀效果,從美學角度來講,在環境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空間實體景物,創造出十分賞心悅目的場景,這就需要對環境美學進行研究,好的環境設計總能給人一種賞心悅目和心曠神怡的感覺。東西方的傳統園林形式感的類型是不相同的,比如西方的傳統園林,喜歡運用幾何圖形,這些幾何圖形有規整的,也有的是被改造過的,我國的傳統園林則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追求一種整體上的協調。
環境生態綠化是環境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從人的勝利感受出發的,根據自然界中的生物學原理,環境中的陽光、氣候條件、動植物、土壤、水體環境等,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為了讓人的感覺更舒適,應該要對生態環境進行綠化,從而使得整個環境更加協調。環境生態綠化也是隨著現代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發展起來,而引入到環境設計中的,在過去的經濟建設過程中,以生態環境為代價,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從而影響了生態平衡,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們便開始重視生態環境建設。
現代設計利用信息時代的便利,在許多方面都有突破性研究,就設計領域本身來講,現代環境設計可以通過豐富的互聯網資料汲取古今設計之精華,將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環境設計本身就屬于設計行業的一種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隨著社會進步,環境設計中的生態概念被人們重視,可持續發展也在現代環境設計工作中有所體現,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扮演著重要角色。環境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功能性、經濟性、視覺美觀等不同的要求,環境設計一般也是以戶外場所為主的,使用者的內容變化是多樣化的,這也就導致了環境設計功能多樣化,即環境設計是不確定的。在環境設計過程中,應該要表現出精神文化的內容,很多優秀的環境設計作品,在設計的時候都傾向于精神文化、哲學思考,會將這些精神方面的因素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讓整個環境看起來更和諧、更有內涵。[3]
復制和仿制是在現代環境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形式符號的一種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也是對巴楚文化精神的初步探尋。比如虎鈕錞于上虎鈕造型就體現出古代巴人的勇猛、威武、大義凜然,這一文化符號在細節上栩栩如生,將猛虎的那種蓄勢待發的感覺體現出來,所以可以將巴楚文化中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直接應用到環境設計,通過細節造型不但能夠重現歷史的美感,又能體現設計的藝術價值。虎鈕作為一個小體量的藝術構造,通過簡潔大方的線條刻畫,倘若運用在一些大物件的設計中,會給人一種呆滯、粗糙的感覺,不如將其設計為精致、簡單的細節裝置,使得處于哪個環境空間中的人在駐足凝神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
虎座鳳架鼓是巴楚文化中的典型物件,虎的造型給人沉穩、敦厚的感覺,鳳給人優雅精美的感覺,這兩種動物都代表了巴楚兩國的圖騰崇拜,具有十分深刻的象征意義,可以直接采用復制和仿制的手法,將其直接轉化為圖案紋樣,再運用壁畫、浮雕、鏤刻、彩繪等藝術形式展現出來。
除了直接對一些巴楚文化符號進行應用之外,還可以對這些符號進行適當的抽象變化,抽象化的內容,還能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感知,就像絲織品“一鳳斗二龍一虎”,能夠讓人從中感受到視覺的新奇。在巴蜀文化的環境空間設計中,也和中原文化有很大差異,道路晚宴的設計多姿多態,沿路種植著茂盛的小灌木,顯得格外規整大氣,花草種植在設計中層次鮮明,色彩繽紛,道路兩旁有造型干脆利落的石桌、石椅閑散的放置,再配上以密林草地為主的背景,審美與實用價值同時得到了體現,整體設計顯得相得益彰,給人強烈的視覺感知效果。此外,還可以放置景燈,設置林蔭大道,花草種植帶及道路為主要景觀,桌椅、景燈、景石為輔。這一景觀流暢自然,充滿了浪漫的音樂律動之美,在形式上雖然和一鳳斗二龍一虎的絲織品沒有可比性,但是景觀的審美情趣卻和這一文化元素一脈相承,造型上都以曲線造型為主,線條流暢、相互配合,構圖完美、豐盈,體現出浪漫主義情致。
另外,在現代環境設計中,園林景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園林景觀也是凸顯環境氛圍的重要載體,很多景觀小品,比如濱水景觀設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能夠有效地應用巴楚文化,在景觀燈飾以及各種其他裝飾上,可以充分運用古代傳統的景觀設計樣式,通過仿古的設計,讓群眾能夠再次回到巴楚文化時代。比如在廣場上設計的人物雕塑,該理念來自于中國道家的太極文化,將不同形態的太極人物變形抽象之后,形成了一組新的人物,讓人們在廣場上休息的時候也可以欣賞、感悟太極文化。
在景觀環境的營造方面,應該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景觀應該要和“綠道”建設相結合,每個地區的景觀建設應該要堅持生態、低碳、友好的基本原則,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綠化帶與“綠道”的有機結合,城市水系統也要與“綠道”相結合,比如城市中有水、湖泊等,則沿湖景觀道兩側必須要預留足夠的綠化帶,在綠化帶中建設自行車騎行道和步行休閑的“綠道”,推崇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打造自然生態景觀。第二,景觀建設應該要和水文化、水生態相結合,水文化和水生態知識的展示、傳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自古以來我國就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水文化,水文化也伴隨人類走向文化,尤其是在長江沿線,有大大小小的不同支流,在城市環境設計中可以加強對水文化的傳承,讓市民了解水文化,并且能夠形成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的意識,更加愛護水環境,促進水環境不斷優化。
綜上所述,巴楚藝術形式在我國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彰顯了巴楚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精神面貌等,獨樹一幟,極具特色。在現代環境設計中,要加強對傳統文化元素和符號的應用,彰顯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借鑒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豐富環境設計內涵,提高環境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