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一直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方法,不僅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很多教師逐漸在教學方式與思路上進行創新,并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經過長期研究表明,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其可以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主動思考與自覺鉆研的能力。除此之外,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與環境,以不斷增加學生的求知欲望。總之,將趣味教學法引入初中數學教學是對新課改的一種積極響應,同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對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與探索。
1.寓教于樂的原則。初中數學教學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積極地引導,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要讓學生將學習當作一種有趣的娛樂活動來進行,這樣的課堂學習就不會那么單調、乏味。遵從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與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教學“圖形變化”時,教師可以借助身邊的事物進行教學,如“將一元硬幣翻轉一周之后,呈現的是什么幾何體?”“一元紙幣翻轉一周之后,其呈現的是什么幾何體?”學生遇到類似問題時會主動進行手動操作來得出答案,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開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
2.靈活性教學的原則。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趣味性教學法在表現形式方面具有靈活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根據教材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充分利用讀、想、做3個教學模塊來實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相結合,最終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3.教學互動的原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與組織者,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而發揮應有的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是閉門造車,而是在與教師、同學不斷的交流和探討中而不斷進步。
1.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快速地引入課堂學習中,進而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目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多種多樣,如故事情境教學、詩歌情境教學等,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總之,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給學生強烈的代入感,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學習中,進而潛移默化地接受并學習數學知識,這對于提升初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2.采取豐富的教學方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展示課堂內容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快樂、輕松的學習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合作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最后需要對各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與集體榮譽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教師也可以采用主動探究的教學方式,將更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其通過主動探究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則在一旁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上述教學形式都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3.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幫助,數學知識一般由數字及符號構成,還有諸多紛繁復雜的圖形,難免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晦澀、難懂。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讓課堂知識通過聲音、圖形、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知識展示得更加形象、具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記憶與理解能力。
4.注重課堂提問的趣味性。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提升教學語言的趣味性,特別是在給學生提出問題時,利用趣味性語言向學生發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趣味性問題,能促使學生更好地觀察問題與思考問題,并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發現、歸納問題,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教學“畫角”時,筆者提問:“假如畫108°的角?想一想會出現哪些情況?這些方法的異同點有哪些?”這樣的問題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理解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5.注重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初中數學是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作為中考三大主科之一,初中數學可以說是讓學生既害怕又擔心的科目,所以,如何能讓學生以更加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數學知識,是每個初中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趣味性教學法的運用就顯得非常重要。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要盡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將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技巧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拉近學生與初中數學之間的距離,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奇妙。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學生做游戲的方式不斷融入生活化教學資源,通過趣味性教學法創設生活情境。例如,教學“函數”時,教師可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借助生活中常見的三維立體模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字與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趣味性教學法巧妙地將學生的思維正向遷移到教學目標中,突顯初中數學教學中“換”的思想,從問題入手,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探究。
6.注重對數學課堂知識的不斷豐富及拓展。在數學教學中,對課堂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也可以將數學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介紹給學生。例如,我國數學家祖沖之經過不懈努力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古代數學家不怕挫折的精神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能起到很好的激發與引領作用。
綜上所述,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而將趣味性教學法引入初中數學教學是對教學方法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其更加適合現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展現數學知識的魅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