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語言最終的目的是與人進行交流、對話,聽是基本形式之一,能聽懂別人英語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理解清楚,這是語言學習的目的。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習剛剛起步,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會讀、會寫、會說、會理解。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英語的聽力教學,不斷創新聽力培養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小學期間的學習只要讓學生接觸英語就行了,不需要詳細地進行講解,更不需要讓學生在小學期間學習太多的英語知識。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也應該端正教學態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一些本來對語言有興趣與天賦的學生更加進步,更上一層樓,提高他們對英語的掌握應用能力;對于一些本身不喜歡這類學科的學生,更應該從小培養,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重視學生英語聽力的培養與日常訓練。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多用收錄機進行教學,其效果并不太理想。而現代的教學設備日益完善,多媒體教學也在時刻發生變化,中小學都裝上了投影儀、大屏幕等,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還有大型電子屏幕,可以用手直接觸摸操作。教師可以將這些先進的電子設備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而且小學生對多媒體設備的興趣十分濃厚,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相比于傳統的收錄機,現代電子教學設備更容易操作。在以往的課堂中,學生聽完一段材料,教師想要實時講解,讓學生知道哪里是重點,必須倒帶才能回到之前的對話,時間很難準確把握,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會浪費時間,需要教師不斷地找對話的切入點,本來遺留在學生腦海中的一些語音片段,幾分鐘之后就會消失。現在,教師可以拿鼠標直接操作,可以在某一點處作標記,需要時,可以直接點擊。教師只要好好開發軟件,用好多媒體、用活多媒體,就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上升。
在英語聽力訓練中,教師會選取一些適合小學生聽力的對話材料。但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千篇一律,教師播放英語聽力材料,學生聽完就做對應的習題,然后教師講解答案,這樣重復性的學習難以讓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此時教師應該多聽聽學生的想法,廣泛收集各層次學生的建議意見,適時修改授課計劃與課堂結構。
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在聽取完學生的建議之后,教師進行篩選,選取一些合理的可以實施的操作,將他們用于課堂之中。對于英語聽力材料,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想聽一些簡單的,可以聽得懂的簡單練習。教師可以將聽力材料仿作是平時的對話練習,在課堂中引入一些小游戲。比如,教師可以抽取8個學生,讓他們在講臺上一字排開,然后教師讓每個學生都說兩個單詞,后一個學生需要將前一個學生的詞重復出來,然后加入新的單詞,最后逐漸連成一句話,這樣就可以將英語的長句子轉換為一些小的短的單詞來進行聽力練習。
適合小學生的聽力材料很多,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課余時間廣泛涉獵,多進行一些英語有關的知識熏陶,與學生一起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信息檢索能力還比較弱,英語教師應當及時做好引領,為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英語資料。
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布置學習英語歌曲的任務,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諸如HAPPY NEW YEAR,lemon tree,little star”等歌曲,節奏比較歡快,歌詞也比較簡短,適合學生學習演唱。在英語教師的授課計劃中,還應該列入一些英語經典影片,如《獅子王》《花仙子》等,這些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又是英語電視、電影作品中的經典,深受學生的歡迎。英語教師可以將經典臺詞寫在卡片上,與學生一起模仿動畫中的聲音,讓學生到少學會或者聽熟一段臺詞,這樣的課堂既能夠活躍氣氛,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他們之間相處融洽、距離感消失。
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在小學階段就對學生嚴格要求必然有一定的道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特別是針對聽力的教學,上課的形式是散亂的,教師覺得時間合適,就上聽力課;如果時間不合適,或有其他知識要講授,那么就不上聽力課。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按照授課計劃進行教學,不能按自己的心意隨便來。將授課的時間調整好,最好是一周上一整節英語聽力課。有條件的學校,教學資源良好,最好去專用的聽力教室上課,在聽力教室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耳機,學生聽聽力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如果學校的條件不允許,不妨選取一些安靜的時間進行聽力訓練。具備良好的聽力學習環境后,教師還要針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聽力訓練,避免出現在英語讀寫課堂上學會的知識,卻在聽力課堂忘得一干二凈的現象。制訂聽力課程規范之后,課堂上要講解學生如何進行聽力訓練,要先讓學生了解聽力主題及重點,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進行基礎訓練之后,還要適當提高聽力技巧。比如,英語對話講到重點的時候,語調會隨著說話人態度的變化而變化。
在小學的英語聽力入門階段,有了讓學生感興趣的聽力材料,加上教師正確的教學課堂結構,才能讓學生慢慢進入英語的殿堂,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摸索,創造出完整的教學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