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第九中學 山東濟南 250022)
語文思維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后,我們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全面的思考,這一過程的思考模式就是所謂的語文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思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是指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及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后形成一個獨特的觀點,以此作為基礎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的思維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傳統語文教學措施及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及全面發展的需求,這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多數教師對于新型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較差,學生們在這種教學現狀中很難培養語文思維。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新課改后為了符合教學要求刻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教學引導的作用,在遇到課堂教學問題后未能給予學生們相應的指導及意見,而是突兀的直接讓學生們展開分析、思考及討論,具體的討論方式及思路沒有講述清楚,導致學生們學習目標性較差,較難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的語文思維未能得到很好的引導及培養,導致學生們語文思維能力較差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學生們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及學習興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的結合教學實際開展積極的思考及自主學習,導致語文教學水平難以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開展多元化情境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們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們的學習需求等創設符合教學實際及教學情節的情境引導學生們積極發揮思維能力展開自主學習[1]。如在進行魯教版高中語文課文《都江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都江堰的介紹、美景圖片及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們展示直觀的都江堰景象,引導學生們接近作者創設情境及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及感受,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感受作者在遠觀都江堰時內心的感受,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及幫助學生們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及語文思維:在閱讀前向學生提問“你覺得文章中最能表現作者喜愛都江堰甚過于長城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借助都江堰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們帶著疑問深入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思考、探究及分析,在充分理解課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找出答案,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應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相對于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來說,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更為重視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創造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及培養,促進學生們在合作探究、思考及分析過程中進行創新創造[2]。如在進行《高老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將課文中的一些教學問題通過自己的分析安排給各個小組,要求學生們在閱讀課文后進行解答,這一過程中組內學生們會根據自身思維模式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意見及答案,繼而通過組內成員的探究、討論、交流進行匯總解答,引導學生們在組內其它成員的思維下進行創新及創造、啟發,培養學生們獨特的創造性語文思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認知水平、學習水平的學生存在不同的心理方面及學習方面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心理狀態、學習水平及學習需求等構件開放性、創新性及高效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予不同學生相應的鼓勵、支持及啟發,引導學生們在課堂探究及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勇于表達自我,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中去,發表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培養及提高學生們的個性化語文思維能力[3]。教師在開展培養學生們的語文思維的教學過程中還應展開拓展性及延伸性的問題探究,引導學生深入問題進行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感知程度及思維能力,提高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及整體學習水平。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途徑及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們語文思維的發展及進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們語文素養及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