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學院 2016級 北京 100875)
1979年,上海市崇明中學開始嘗試在初中升學考試中加入體育學科,成為我國最早開展中考體育加試的學校。1981年4月24日—30日,國家教委召開“全國體育衛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肯定了上海市崇明中學在中考加入體育學科這一做法,此次會議結束后,北京市決定在部分重點學校招生時測試體育。即北京市于1981年加入中考體育行列。[1]
1981年-1991,為北京市中考體育局部試點階段,只是在部分重點學校進行實驗。此階段中,北京中考體育逐漸正規化,法制化,經過10年的發展歷程,北京市中考體育加試試點由重點學校擴大到北京市的重點縣區。[2]
1992年-2003年,為全面實施階段,北京成為全國9個試點省市之一,并從考試實施、考試項目、評分標準、計分辦法等方面做了部署。[3]
2004年至今,為改革發展階段。在此階段中,北京市中考體育的分值、項目設置、展開方式、項目滿分成績等發生了變化。
(1)中考體育分值
在改革發展階段,北京市體育中考加試在總體分值上做出了兩次調整。2004年滿分由15分升至30分;2010年由滿分30分升至40分,其中10分為過程性評價分。
(2)項目設置 (如表1)
(3)展開方式
2009年北京市中招體育加試以“四統一”的方式展開,即統一考試項目、統一評價標準、統一考試規程、統一考試時間。
(4)滿目滿分成績
1995年-2017年間,各項目滿分成績發生了微小變化。20年間,男生1000米滿分成績僅上升0.01s;引體向上僅增加了2個;實心球,2015年上升至11.5m,,后又降回10m。2015年,北京市體育中考首次采用儀器設備,這意味著考生當場可獲知成績。
鑒于此,本文以北京市中考體育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中招體育加試、初中生體育考試、初中生體育教學等方面的研究文獻,對所獲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共發放問卷41份,回收 41份,回收率 100%,有效問卷41份,有效率100% 。
2017年北京市體育中考考試項目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類。必考項目為男生1000m,女生800m。選考項目分為兩類,素質類:男生實心球、引體向上二選一,女生實心球,仰臥起坐二選一;技能類:籃球繞桿運球、排球墊球、足球繞桿三選一。由項目設置可看出,中招體育考試對學生的耐力、素質、技能三方面進行考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上初中三年的過程考核10分,北京市中考體育滿分為40分。[4]
中考體育項目與體育教學內容相比,差異在于前者為升學考試必考科目,后者則是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制定的教學內容,二者均十分重要。但因為中考體育加試成績算入中考總成績中,因此這不免對體育教學內容造成一定的影響。[5]
從分析來看,有100%的教師,69.0%的學生,50%的家長認為中考體育想目對體育教學內容影響很大。其原因是體育成績是中考成績的一部分,在體育課上會針對性的讓學生練習中招考試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對正常的體育教學內容造成了影響。這也說明,體育教師應明確中考體育的目的,不可偏離正確的教學內容。
由北京市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設置來看,主要考查學生的素質、技能和耐力三大模塊。從統計數據來看,6.9%的學生認為中考體育項目設置很合理,41.38%的學生認為比較合理,24.14%的學生認為合理,6.9%的學生不清楚項目設置是否合理,20.69%的學生認為不合理。通過這些數據說明,學生對中考體育項目還是較為認同的。
調查結果為:有68.97%的學生對評分規則表示滿意,僅有31.03%的學生不滿意中考體育評分規則。評分規則是嚴格按照北京市初中階段體育鍛煉標準評定的,考核也是對學生們各項素質強弱的真實展現。
調查結果為:31.03%的學生參加了校外的中考體育培訓機構,68.97%的學生未參加校外中考體育培訓機構。從數據和訪問結果可看出,部分學生的家長對孩子中考體育的態度是十分重視的,不希望孩子在體育這一學科上拉分,給孩子留下遺憾。
1.中考體育項目的設置影響了體育教師正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中考體育項目的訓練,使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發展。招體育考試是為了加強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素質,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從而使學校體育工作更好地貫徹教育方針。所以將考試項目與正常教學內容劃分開是不正確的。
2.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中考體育、項目設置、評分規則持以肯定的態度。學生對中考體育顯現出非常重視的態度,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較高,參與鍛煉的次數隨之增加。在“分數至上”思想的指導下,體育應試現象應運而生。
3.通過對學生體育中考后是否繼續參與體育鍛煉的調查,學生還是有一定終身體育的意識的,但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終身體育的意識,學校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