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職業教育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職業教育要促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此“五個對接”深刻地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點。為了更好地體現教育部關于職業教育的“五個對接”,我們必須要在課程內容和課堂教學上下足功夫,這其中課堂評價標準尤為重要,它不僅僅是告知本堂課學生學習目的更是學生的學習指導大綱。因此,課堂評價應當與職業標準及行業需求接軌,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實際工作中應掌握的知識,為日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以《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將課堂評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1]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是職業院校機電專業、電氣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對未來工作影響巨大。職業標準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制定并統一頒布的,它通過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勝任各種職業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業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行業標準中給出了維修電工,電氣設備安裝工應掌握的技能和工作標準,對安全操作、崗位要求及對常用電氣元件的結構及應用、常用控制線路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和對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等核心能力做出了具體要求。[2]
1.有意識的熟悉職業標準。職業標準是一種工作標準,是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規范性要求。所以,機電專業的教師一定要先了解和熟悉電工行業相關職業標準,多到機電行業、企業和生產崗位一線考察交流,掌握機電行業職業標準的特點和應用過程。改變以往只講理論的模式,將課堂教學內容和評價模式與實際工況和職業標準結合,讓學生能夠多了解此門課程的真實應用情況,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又強化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應用能力。
2.有方向的使用職業標準。從教師角度說,用職業標準指導教學,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與職業標準相結合的評價模式,有方向地制定每個電力拖動項目的學習計劃和評價體系,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掌握以后工作所需要的各項實際技能,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從學生角度來說,職業標準就是學習標準,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項目之前,就有一個標準指導學習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不再茫然。
3.有目的的應用職業標準。依據職業標準和崗位特征創設全面育人環境,按職業標準的要求規劃實訓室,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建立與職業標準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模式。機電行業評價一般分為三個模塊一是基本技能評價,二是設計拓展能力評價,三是項目式綜合性評價。將該職業標準引入電力拖動項目課堂評價的各個環節,以職業能力為評價核心,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理論考核、技能考核、過程評價、安全操作、小組合作的課堂評價體系,即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又強調技能的實際操作。只有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考核,才能保障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工作。
4.按標準強化職業素養。改變以往教師在教授課程時,只傳授職業需要的技能,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職業學校學生屬于學習較差的群體,一般思想較為叛逆,浪費學習材料,沒有時間意識等等,這種行為一旦步入社會,一定會被社會淘汰。所以一定要按照職業標準要求,在電力拖動各項目中強化職業素養的培養。[3]
隨著我國機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要求持續增高,為能夠培養現代社會所需人才,需要轉變傳統的課堂評價模式,將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中融入職業標準,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考察,并對學生進行適合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夠使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有卓越的表現,為我國機電行業發展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