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1)
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方向是培養具有實際動手能力的現場操作人員,這就特別的關注理論知識在實際現場的應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更新,學校的試驗環境始終是落后,并且滯后于工作場景的,為此技能大賽就可以為學生提供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工作場景。所以技能大賽作為職業院校的有益補充是不可或缺的。高職院校在技能大賽中與本行業的專業人才進行的不僅僅是單項的學習,同時也會通過人員的參與促進本行業在知識水平,培訓方式等方面的轉變,所以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的加油站和檢修車間。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全周期中如果合理的安排好技能大賽就可以起到考核節點與調整方向的作用,這樣看來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1]
當前高職信息技術類教學中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技能訓練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所以在教學中就希望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全程參與的,但是在實際教學環境中很多教學階段并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從高職教學的全周期看我們在教學中還是有一些突出的問題不能夠解決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問題。[2]
在高職學校信息類教學中還是主要以知識點的順序進行教學的組織,在教學中不能突出實際情況下知識點的結合,理論教學還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是單方面的灌輸,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處于中心的位置,一些主要的技能類訓練被忽視,考核教學質量的主要指標是學生期末考試的表現。這樣的教學沒有從實際行業需求出發,首先對于學生以后從事本行業的工作幫助不大,其次教學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割裂了知識點在實際應用中的聚合性,而從課本上知識點出現的先后順序作為教學的順序。從而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這樣的教學也教學質量也無從談起,學生對于本行業的就業現狀與前景也很迷茫。[3]
我國高職教育在認識到了技能操作在教學中所占有的地位后,都加大了技能教學在人才培養周期中所占的比重。但是在信息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技能訓練簡單的變成了訓練學生的動手熟練程度,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沒有賦予技能訓練應有的理論指導,過分的強調技能訓練的重要性,脫離了本技能應襯托得理論意義,使得技能訓練孤立起來,使得學生不能夠事半功倍學習本學科的系統理論,限制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得學生固化在一線操作人員的位置上,喪失了教育的意義。
我國高職學校的教師現階段大多來源于教育行業,。高職學校的教師缺乏在生產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或者是只有短期培訓的經歷不足以完全移植實際生產中的環節培養學生的行業技能,從而在尋找能提高學生技能訓練的方法方面有著先天的不足,體現在學生的技能能力方面就是學生在職業技能方面還是據社會實際需要有一定的差距。這樣就無從談起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信息類人才。
高職類技能大賽作為高職院校技能訓練的主要標準和檢驗方式,為高職教學中的技能訓練部分提供了模板和樣例。所以技能大賽應該作為高職院校技能訓練的中心環節,起到推動發展和檢驗效果的作用。我們高職院校可以在技能大賽框架下積極發展技能訓練的新形式,添加新內容,從而促進本學科的理論教學一起滲透在技能訓練中。
現今職業教育在社會中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職業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大,職業教育所應該培養出的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滿足社會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要。由此,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是背負于社會的期望,必須符合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能大賽完全可以滿足學校對于改革的要求,。以及社會對于人才標準的條件。高職學校的教學完全可以借鑒技能大賽中實際項目在考核中體現的形式,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可以通過特定的職業需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在一些技能上培養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而且還可以在一些特定的知識點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職業技能上有一個綜合的上升。[4]
在高職信息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比較活潑生動的實際教學案例,對學生進行專項的技能訓練。這樣的案例不僅可以提前使學生感受本行業的工作內容,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以后的工作氛圍,并使得教學中體現嚴肅的工作氛圍,大大提高了高職技能訓練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經過這樣案例訓練的高職學生也可以更容易進入本行業工作。對教師來說大賽中的實際案例具有本行業的真實項目屬性,同樣提高了教師的知識體系與知識水平,教學的過程同時就是一個行業培訓過程,對于教師與學生是一個雙向的學習過程。通過技能大賽的案例進行教學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行業競爭能力,而且使得學生在舉辦的比賽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使得學生對于學習更有熱情,更有動力。
綜上所述技能大賽在高職院校信息類學校教學中起著核心的作用,通過技能大賽的鍛煉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更能順利的進入真正的工作環境,使得學生的職業素養進一步得到培養。通過技能大賽的理論指導使得高職學校的技能培訓與實際工作環境需求保持一致,保證了高職學校的技能培訓不至于偏離實際工作場合的需求。從而保證了高職學校技能訓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