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山東威海 264300)
現階段在國內外的經濟發展,要想更好的提升我國的綜合競爭力,已經不局限于經濟和政治以及軍事的發展,我國人才強國的戰略明確指出,21世紀國際競爭更多的是體現在人才的競爭上。對于我國教育部提出深化落實教學改革,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強化學生綜合知識能力的同時,也要在個人修養、品德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我國的人才發展做好儲備。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內容和對策進行闡述,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1]
所謂核心素養理念,在某種意義上,核心素養是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也積淀下來的一種個人修養,是順應現階段素質教育的宏觀教育背景所提出的新型教育思想,其在本質上強調在教育中,素質教育要和知識技能教育并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指導下,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和教學要進一步改革,聚焦現代化的人才發展模式,實現理論課程與核心素養進行有機的整合,強化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科學的文化素養。從而達到內容涵養與外在知識儲備雙提升的目的。核心素養對于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社會活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2]
心理素質是新時期學生成長和學習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基礎。隨著我國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壓力也不斷增大,這勢必會引發各種心理問題,為了更好的實現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首先就要積極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高職院校學生適應當下的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
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養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其不僅會影響當下高職院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樹立,同時也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否遵守社會法律法規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現階段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良好品德的培養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
核心素養除了學生內在素質的培養以外,也更加關注學生的文化水平。未來國家和社會的競爭是知識量和文化的競爭,只有具備更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力處于有利地位。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都較其他高等院校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論是為了高職院校提升人才的培養水平還是學生的發展,學生文化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職業技能是學習和日后工作的重要競爭力,在我國傳統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更加側重于技術實踐上,也是社會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也要緊握這一教育主題,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
為了進一步強化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還需要圍繞核心素養,進一步創新課程體系。首先,要積極根據我國課程改革的目標,深化理論和實踐課程整合,例如:制定校企合作的計劃,建立實訓教學基地,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下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時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論水平和職業技能。為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創新教學途徑。其次,也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例如:定期開展心理教育咨詢講座、建立校內心理咨詢室等,及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基礎。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要徹底擺脫傳統落后應試化教學思維的約束,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的培養和教育工作。積極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進一步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在課堂的教學的互動性,例如:開展一定的分小組學習、專業實踐比賽等活動。強化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力。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同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國傳統高職院校的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對于所學的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考核和評價標準都相對單一,無法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職院校還需要積極建立健全針對學生個體的考評體系。除了立足于傳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的技能考評,還要完善在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道德品德上的考量與測評。例如:應用三位一體的考評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將學生的考評重點與核心素養指標進行整合,深入落實互聯網測評渠道的開發等。只有不斷健全學生的考評體系,才會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科學培養和專業學習朝著科學的方向發展。也能為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支持。
隨著我國人才培養戰略的深化和落實,為了實現人才的科學培養,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還需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以此為基礎,才能更好的強化我國新時代的人才隊伍。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符合了我國新時代下綜合性人才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