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華
摘 要:本文針對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結構進行研究,提出主軸、副主軸調整方法,銑削軸精度調整方法、下刀塔調整方法,通過應用能夠快速地恢復設備精度,提高設備利用率。
關鍵詞: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精度調整;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TG65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生產自動化發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對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結構復雜,一旦受到異常外力影響或碰撞,機械結構將發生保護性移動,設備幾何精度將變差甚至喪失,必須重新調整,調整技術難度大,涉及精度多,知識廣,通常需要外方工程師來解決。通過對我公司EMCO665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應用摸索研究,總結出多軸機床關鍵精度調整步驟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1 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結構分析
如圖1所示,EMCO665是一臺具有雙主軸、雙刀塔、配Y軸、上方刀塔演化成加工中心的銑削頭高功效高轉速而且B軸帶刀庫的9軸數控機床,且機床主軸和副主軸均帶C軸控制功能并采用了高性能的電主軸設計。上方銑削主軸可在X、Y、Z、B四個方向上聯動,下刀塔可在X、Z方向聯動,其結構復雜,精度高,調整難度大。
我公司這臺機床由于操作者失誤,上刀塔銑削軸箱體與主軸箱體相撞,造成上刀塔和主軸與各導軌的相關精度喪失嚴重,須相應精度重新調整。由于副主軸與下刀塔與主軸存在相關精度,主軸重新調整之后,對副主軸與下刀塔也需做重新調整。
2 精度調整的方法
設備的精度調整必須以一軸為基準軸,并且確定合理的調整順序,我們選Z2軸為基準軸,精度調整順序如下:
主軸的調整—副主軸調整—上刀塔銑削軸—下刀塔與主軸
2.1 主軸、副主軸精度調整
2.1.1 主軸精度檢查
拆除主軸卡盤,清潔主軸基準端面及內孔,按圖2檢測主軸徑向跳動、軸向竄動、端面跳動均在合格范圍內。按圖3檢測主軸近端、遠端跳動均在合格范圍內。檢測主軸軸線與Z2軸導軌的平行度≥0.01/300mm,精度超差;主軸與副主軸的同軸度≥0.01mm,精度超差,必須對主軸軸線與Z2軸導軌平行度、主軸與副主軸的同軸度進行調整。
2.1.2 主軸與副主軸精度調整
調整主軸與Z2軸平行度的同時,由于副主軸與主軸有同軸度精度要求,故改變主軸精度后,副主軸精度也必須重新調整,調整時必須兩者精度同時滿足要求。設計制作主軸調整板,如圖4所示,松開主軸座上下緊固螺釘(注意:壓緊調整板對角主軸緊固螺釘)。通過調整調節螺釘,調整主軸與Z2軸的平行度和主軸與副主軸同軸度。
主軸裝上檢驗芯棒,如圖5所示,將千分表1固定在下刀塔上,緩慢移動X2軸,使千分表接近芯棒并使表置“0”(注意:千分表在芯棒的最高點),緩慢移動Z2軸從芯棒近端到遠端,檢查主軸對Z2軸的平行度是否≤0.01/300mm;將千分表2固定在副主軸上,緩慢旋轉副主軸,檢查主軸與副主軸的同軸度是否≤0.01mm。反復調整調節螺釘,直到兩項精度同時達到要求,調整結束,緊固主軸座螺釘。
2.2 上刀塔銑削軸精度調整
2.2.1 上刀塔精度檢查
由于是上刀塔與主軸相撞,所以必須對銑削軸精度進行檢查。如圖6所示,銑削軸轉到在1號位置,檢查銑削軸軸線與X1軸的平行度≥0.01/100 mm,精度超差,需對其進行調整。
2.2.2 銑削軸精度調整
銑削軸裝上檢驗芯棒,將千分表固定主軸上,緩慢移動Z1軸,使千分表接近芯棒的側母線并使表置“0”(注意:千分表在芯棒的最高點)。如圖7所示,松開銑削軸緊固螺釘,用木榔頭敲擊銑削軸,調整銑削軸軸線與X1軸的平行度。緩慢移動X1軸從芯棒近端到遠端,檢查銑削軸對X1軸的平行度是否≤0.01/100mm,直到精度達到要求,緊固銑削軸緊固螺釘,調整結束。
2.3 主軸與下刀塔精度調整
主軸位置的改變,必然導致主軸與下刀盤刀位中心孔同軸度變化,故需對刀盤中心孔重新調整。
2.3.1 刀盤精度檢查
如圖8所示,將表架吸在主軸上,刀盤轉到1號刀位,刀座上裝上專用檢具,X坐標移動到零點,將千分表針壓在檢具上,手動旋轉主軸,變化量≥0.015mm,必須對刀盤中心重新調整。
2.3.2 刀盤中心調整
移動X軸位置,轉動主軸,檢查千分表在X方向偏差在0.015mm以內。再調整Y方向偏差,松掉刀盤螺釘,帶緊對角一個螺釘即可,用木榔頭敲擊刀盤Y方向,檢查Y方向偏差在0.015mm以內。反復調整X、Y方向偏差,直到刀盤中心與主軸同軸度達到0.015mm以內,對角上緊所有螺釘,最后對X軸重新置零,調整結束。
結語
多軸車銑復合的精度調整是一項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調整前應認真研讀機床圖紙,分析機床結構,明確機床各個軸之間的精度關系,調整時確定好調整方案,最后直至達到精度要求。當然,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的復雜性,必然需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和研究,進一步提高設備精度調整方法水平,更好地應用于先進裝備。
參考文獻
[1]王虎,施順艷,徐照.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精度調整方法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2):24-27.
[2]劉漢雄,周維泰,李暉,等.高精度復雜微小零件車、銑、鉆復合加工工藝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4(9):77-80.endprint